履职风采 | 陈晓智代表:坚持创新驱动 推动贵州省锰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在2024年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上立足贵州科技和经济发展实际,目标明确、定位精准、路径清晰,准确把握和处理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为区域协同、产业互补、科技赋能等方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极大地助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省人大代表、贵州金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晓智对其中提到“新型工业化发展”部分感触颇多。
陈晓智所在的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系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三级子公司,主要从事软磁用氧化锰、电池用氧化锰、高纯硫酸锰等锰基新材料的生产经营,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贵州省唯一一家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自主开发的软磁级四氧化三锰产品,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保持全球30%以上。
“国内锰基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应用在电子原器件及新能源电池材料,而锰系新型功能材料生产主要集中在贵州铜仁和广西钦州,占国内总产能80%左右。”据陈晓智介绍,铜仁市锰基材料产业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先发优势也比较明显。在矿产资源、冶炼加工、新型功能材料制备及资源循环回收领域都有一批在行业内竞争力较强的企业。
“但当前锰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系统性问题。”陈晓智给记者举例说,一是受国内锰资源禀赋的影响,我国锰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极高,资源稳定供应的“卡脖子”风险十分严重;二是本土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仍面临诸多问题;三是锰基新型功能材料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四是缺少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企业等。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构建锰资源安全保障很有必要。”陈晓智建议省内相关科研院所成立锰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深部锰矿开采试验研究,突破本土碳酸矿替代进口氧化矿的工艺研究,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将其与国内锰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供给能力。
在锰污染治理方面,陈晓智建议政府层面加强引导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低品位锰矿资源化利用及渣处理示范线项目”的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此外,还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强创新、优化结构、培养人才、强化资金支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培育市场和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的综合施策,瞄准磷酸锰铁锂、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布局新一代锰基新型材料业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产业二次转型的机遇中抢得头筹,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成功突围同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构建全产业链上发力。”陈晓智表示,铜仁市是国家首批66个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之一,主要发展新能源产业,目前已经布局前驱体、正极、负极、隔膜等系列产业,可充分利用资源及产业链优势,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培育优势企业,集中行业优势资源协同攻关降本增效,提高产业全球竞争力。
“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政企同时发力,定能在全面推进贵州省锰系新型功能材料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华丽转型,在新的赛道上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陈晓智最后说。(文图: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