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大代表张栩: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实施健康扶贫是‘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重要的超常规举措,有效解决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既是夺取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方法论,也是巩固既有扶贫成果的要招绝招之一。”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栩说。

 

  在沿河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面对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缺失、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健康扶贫能力相对不足等现实问题,张栩积极履职,主动担当,区别不同情况,瞄准因病致贫的家庭和病种,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病种、防治并举,分类救治,助力脱贫攻坚。

  扎实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根据上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和要求,张栩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制定了具体的贯彻执行工作方案。2020年上半年共收治县域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患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3486人次。

 

  积极开展大病、慢病专项救治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部署医院各科室对全县所有大病病种实行专科、专人、专档救治管理。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对大病慢病患者建立救治台账,进行动态追踪管理。制定诊疗方案,对县内大病患者按照“保基本、兜底线、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选择药品、耗材和诊疗方式,明确入出院标准,控制好医疗费用。开展大病随访,根据台账登记的救治对象情况,有计划地对全县22个乡镇(街道)429个村(社区)开展贫困人口大病、慢病随访工作。经排查,目前全县纳入大病管理患者1447人,共救治大病患者821人986人次,访视长期卧床慢病患者365人,并指导乡村医师针对治疗效果欠佳的慢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全力推行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县级医生+乡级医生+村级医生的“1+1+1”签约服务团队模式,对医院联系帮扶村实行一对一家庭医生服务,与结对帮扶有机结合。2020年上半年,共计派出140名医生,组成22个团队对全县22个乡镇(街道)429个村(社区)全面开展“进村入户、送健康”签约活动,以户为单位,采取自愿签约、入户签约的方式,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全市接连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疫情发生后,作为一线“指战员”,张栩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在阖家欢聚的春节里,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抗击病毒,守护生命,每天几乎超负荷工作。

 

  采购筹备防控药品、物资,走访全院病房,选定收治发热病人的隔离病房,参与疫情的研判、方案的修订,指导乡镇进行病例搜索,完成各乡镇无法判定的发热病例筛查……张栩每天紧张而有序的忙碌在一线,最终实现了“全县不漏检一例发热患者、不发生一起医护人员感染”的工作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履职尽责,强化责任担当,立足岗位,了解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不断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张栩说。(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艳琴)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