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愿景 | 省人大代表邹贤杰:提高村干部待遇,为农村“留住”人才
2017年1月,我被选举成为了兴隆镇龙凤村村委会副主任。
近年来,龙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人均年收入更从以前不足千元,发展到如今的一万多元。
邹贤杰(中)
从昨天的贫困村到今天的小康村,这些年,龙凤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成为贵州省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基地、浙江大学教育实践基地和改革案例现场教学基地。
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
如今国家在大力发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我建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基本药物的保障。因为村镇一、二级医疗机构才是农民群众接触最多、最重要的医疗机构,这样既能为上级医院减少工作量,又能为老百姓带来便利。
我建议加大对村镇小学、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及基础建设。让农村学生能够和城里学生享受一样的教育水平。其次,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农民的健身广场等,提升农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村级组织选好“领头羊”。当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导致村支“两委”后备干部缺乏。他们认为村一级工作人员待遇低,没有务工实惠。这样,就造成了村一级工作人员逐渐老龄化,难以注入新鲜血液。所以,加大村一级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