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雁代表:促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为全省经济发展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希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毕竟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水城区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鸿雁说。
徐鸿雁任职的水城区第二小学校,成功探索了“1+3+N”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行“一校制”管理,通过配强师资、开设社团、规范行为等措施,在减轻学生课余负担的同时,也积极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家长安心就业,开展了少年宫课程,对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孩子开展音乐、体育、舞蹈等科目,有效地促进搬迁群众子女享受公平高质量教育。
“现在我们学校,孩子们自信阳光的笑容随处可见。”这是水城区第二小学校长徐鸿雁如今最引以为傲的事,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她认为能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孩子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取得新收获至关重要。
加强搬迁群众子女的思想教育是学校的重点工作。
“我们学校既培养勤学上进的孩子,又培养爱党爱国的红孩子。”徐鸿雁笑着说,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搬迁群众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投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着力打造好易地扶贫搬迁点未成年教育的“水城模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徐鸿雁提出了关于支持六盘水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现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极大改善,但贵州相对于发达省市来说,基础教育投入不够,偏远地区义务教育基础还很薄弱,急需加大投入,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促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用教育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徐鸿雁说。(文图: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甘玥 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