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回顾 | 省人大农委:服务“三农”工作大局 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018年来以来,省十三届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一点十面”活动确定的“产业旺,乡村兴”主题为抓手,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国之大者,加强“三农”重点领域法规体系建设,强化监督工作,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助推贵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委员会共牵头组织起草法规6件,参与并审议省政府提交的法规案4件;协助常委会组织开展执法检查6次、专题询问2次,参与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6次;协助常委会听取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专项工作报告11次;承办或督办代表议案建议8件。
围绕“三农”中心工作,推进重点领域法规体系建设
五年来,委员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通过提前介入、参与调研、组织起草、科学论证、认真审议等方式,不断提高涉农法规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会同相关部门对农作物种子条例、土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修订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种业振兴和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方面进一步夯实了种业振兴的法治基础;从强化耕地保护、土地综合整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耕地布局调整优化和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等环节,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茶产业发展条例,为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法治基础。为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委员会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对动物防疫条例进行了修订。系统谋划种业振兴,将制定畜禽种业保护发展条例和修订畜禽屠宰条例工作纳入近两年立法计划和规划,构建“育种-养殖-防疫-屠宰-销售监管”等养殖业全产业链法规体系,织牢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网。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委员会牵头组织、参与制定林木种苗条例、国有林场条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为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此外,为了保障防洪安全,防止水质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还参与了河道条例的制定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涉农法规体系建设,为今后立法工作奠定基础,委员会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畜牧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7部法律在我省征求意见的工作。
紧扣“三农”工作主题,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五年来,委员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聚焦中央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依法开展监督工作,不断提高监督实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确保我省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于2018年和2019年协助常委会两次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询问;2019年协助常委会开展《贵州省大扶贫条例》《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依法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议》执法检查。
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省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一法一决定”和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在常委会审议期间,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的组织工作和执法检查报告得到了常委会领导和委员的点赞。
进一步加强“三农”重点领域工作的监督,开展森林“一法一条例”和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听取对口联系单位关于全省乡村振兴规划、不动产登记、“三位一体”水利规划建设及全省骨干水源工程建设、500亩坝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工作情况报告,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关注“三农”热点,扎实开展调查研究
五年来,委员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开展了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种业振兴、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改革、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10余项专题调研。部分调研成果得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的肯定。《贵州省粮油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被列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调研课题,通过了专家评审。
注重议案建议办理,更好服务代表履职
始终把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作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重要工作来抓,着力提高办理质量。五年来,委员会承办的8件代表议案建议和7件政协提案,内容涉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业发展、粮食储备、农药管理、乡村治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诸多方面。在议案建议办理过程中,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理清思路、认真督办,截至目前,议案建议和提案的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五年来,委员会坚持把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作为重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保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实效,多次赴黄平县谷陇镇、兴仁县百德镇和正安县土坪镇开展脱贫攻坚、双联双促等活动,帮助当地政府和对口帮扶群众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把加强联系交流作为拓思路、开视野、提能力、聚合力的重要方式,积极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来黔开展工作,联系委员会的常委会领导多次带队到全国人大农委汇报工作,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农委的指导。充分利用执法检查、调查研究、业务培训、座谈交流等机会,与市州人大加强沟通,上下联动推动工作落实。定期召开对口联系部门工作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衔接工作任务,交流工作经验,形成了相互沟通配合的工作局面。(来源: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