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李美玉代表:筑梦贵州“黔景”无限,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愿意来、不想走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报告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感振奋、热血沸腾,更对贵州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1月1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遵义市代表团举行分组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李美玉在谈到报告中关于2023年主要任务强调的“实施产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动发展动能加快向创新驱动转换”“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形成人人皆可创新、处处皆有创新、全社会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等政策时倍感振奋地说道。

 

 

  1996年出生的李美玉,是本届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也是遵义市代表团年纪最小的代表,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下属的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她从事特种化学电源研究工作。

  “作为一个外省来黔的新贵州人,我亲眼见证了贵州近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梅岭电源,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选择来到贵州,把青春奉献给科研事业。”李美玉表示,近两年来,梅岭电源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需求,推动特种化学电源技术创新,推动新型能源生态建设,成功举办了二届特种电源化学峰会,汇聚电化学能源行业专家,打通了化学电源创新平台与其他产业链创新平台的合作渠道。此外,梅岭电源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赛道,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针对技术上对创新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与哈工大、北京理工、中科院物理所、贵大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并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这个关键词,在李美玉看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只有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为他们搭建一个可以发挥才智的舞台,才能造就一批顶尖的创新人才,才能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同类型电源企业大多聚集在一线城市,如何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愿意来、不想走,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为此,李美玉建议相关人才政策向中央在黔企业、民企倾斜,并从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让科研人员在创新过程减少后顾之忧。

  “作为青年研发人员,更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我始终坚定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未来我们将积极践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积极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为坚定不移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李美玉说。(文图: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伊航)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