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期待花开富贵,乡村全面振兴
“大家好,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也是赤水竹编非遗的第六代传承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前集中学习会议间隙,身着中式旗袍,梳着长辫子的杨昌芹拿着她的竹编作品《花开富贵》向记者介绍起她家乡的竹产业。
2018年,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杨昌芹第一次带着她的竹编水杯走上了全国人代会“代表通道”,向全国人们讲述了赤水脱贫攻坚的故事。今天,作为一名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即将赴京参会,她带来了竹编水杯、茶具、瓷器、钱包和首饰等工艺品。
谈起新创作的挂画《花开富贵》的初衷,杨昌芹告诉记者,作为乡村振兴的亲历者,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赤水的变化。楼房一座挨一座,一条条通村水泥路宽宽地伸向远方,尤其是马路两旁树与树之间种上了花草,走在路上,花红柳绿,美不胜收。还有她家院中那一朵朵、一丛丛开得正艳的花儿,她看到了一个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新农村。
“尤其是疫情过后,亲人相聚,产业发展,幸福生活就在眼前,于是,历时1个半月,这幅《花开富贵》得以完成。”杨昌芹说,乡村振兴,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
薄薄的竹片编就的是传统竹艺,承载的却是民族文化,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杨昌芹说,从文化角度来看,竹编深深地打着民族的烙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需要好好保护和传承,更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非遗“潮”起来。
为此,杨昌芹先后到上海等地的美术院校进修学习,回来后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运用到立体精细竹编工艺编织当中,创新推出了竹编瓷器、竹编首饰、竹编禅意香炉等一系列竹编工艺品。
“竹编是我毕生的事业,我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将竹编产业化、品牌化,用市场养活竹编,用文化提升市场,让竹编惠及更多群众。”杨昌芹表示,她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做好竹“文章”,期待花开富贵,乡村全面振兴!(文图: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刘瑶 王敏 摄影: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