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从基层来 | 田海军代表:做好“富矿精开”大文章 推动地方铝产业做大做强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聆听了炳军省长的工作报告,我倍感骄傲,倍感振奋。报告政治站位高远、发展答卷精彩、目标定位精准,是紧扣中心、温暖民心的好报告。会后我将认真抓好学习宣传贯彻,确保会议精神在铝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月20日,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海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六盘水水城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富矿精开”“资源精深加工”战略部署,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依托双元铝业电解铝资源,按照“1+3+N”的布局大力发展下游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板材、棒材、线材、工业铝材向下延伸的多条产业链条,聚集56家企业近60种产品,被工信部评为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0强,2024年度实现工业产值130.26亿元。

“2024年11月,占地724.12亩,总投资约32.09亿元的双元铝业技改升级及扩能项目铝水下线,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电解铝20万吨以上,将为铝产业链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田海军向记者介绍公司新项目的建设情况时说。

“双元铝业作为六盘水市水城区铝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在贯彻落实‘富矿精开’战略部署,推动地方铝及铝加工的产业集群化发展中,也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公司的扩大发展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但也让田海军有着一些担忧。

担忧有二。田海军告诉记者,一是电解铝指标受限。从资源配套看,贵州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已探明铝土矿资源储量约12亿吨。近年来,省内双元铝业、华仁新材料、登高铝业等电解铝企业购买省外共计33.6万吨电解铝指标,全省电解铝产能规模达180万吨左右,但与周边省份资源配套差距较大。二是全省电解铝电力成本过高。2024年,贵州电解铝电价约0.5881元/度,全国最高,比全国平均电解铝电价0.437元/度高出0.1511元。

如何将铝土矿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壮大实体经济?为推动地方铝产业做大做强,此次会上,田海军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整合资源,做好“富矿精开”大文章。目前,地方铝企业产能指标不足,建议以即将成立的省属铝业集团为引领,整合省级、地方电解铝指标资源统筹匹配铝土矿资源,让地方国有企业在精准配矿、精深加工、精细开发上谋划布局、发功发力,打造"矿一氧化铝一煤一电一铝一铝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整合省内电解铝产能指标资源利用率,避免闲置浪费。积极承接转移省外电解铝指标,做大产能指标,让铝土矿资源与电解铝产能完美结合。

二是降本增效,提升全省铝产业竞争优势。一方面,建议省发改、能源、电网等部门牵头推动运用长协煤指标配额用于煤、电、铝三方联营交易机制落地落实;让发电侧与用户侧真正实现市场化交易,同步探索跨区域实施水电交易,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降低电解铝企业用电成本。另一方面,建议电网公司重新核定容量与线损成本,公开、透明测算系统运行费组成,并剔除不应由企业承担部分,将系统运行费、线损费(1.3分)容量费(1.5分)、峰平谷不平等资金分摊(1.8分)、储能项目分摊7厘,共计0.0467元等相关费用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内(0.0278元),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是用好资源,延长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项目、引资金、引合作伙伴等方式,发展航天、军工、商飞等高精尖铝加工产业,实现全省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科技赋能,促进铝产业高端化发展。依托省内已搭建的国家级、省级创新研发平台,与贵阳铝镁院、沈阳铝镁院、郑州轻研院等国内顶尖研究院所及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铝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数智化、高端化发展。(文图: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苏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