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信平走访人大代表杨昌芹、冷朝刚
杨昌芹,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
6月23日下午,正在赤水调研的贵州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信平专程来到大同镇,走访杨昌芹代表。
“你好,杨代表。今天专程来看你。你们这个地方生态好、环境美,住在这安逸!”
“感谢傅检来看我。赤水是醉美丹霞,有很多神奇的宝贝。”一边说,杨昌芹一边引着往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走。
“你公司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我们想把祖辈们留下来的竹子文化继承发扬好,把编竹的技艺做到极致,把竹业发展到极致。”
“公司现在有多少员工?”
“基地有100多人。”
在公司展示宣传板前,杨昌芹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产品销售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情况。傅信平说,“赤水竹编”是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昌芹代表不仅让“赤水竹编”非遗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且带动了更多的人通过竹编实现增收脱贫,即传承了文化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是致富能手,也是大家和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
傅信平与杨昌芹代表交流
随后,傅信平一行先后参观了一层和二层的工艺制作车间,详细了解了“赤水竹编”的制作工艺流程,产品的类型品种和员工的收入情况。
“学多久能干好这个‘活’?”
“快的话两到三个月就能成熟练工,慢的话5个月,半年左右。”
“编一个他们能得多少钱?”
“比如这一套有300或者500块钱,编两套就得两套的钱,编一套就得一套的钱,工钱有三千多、七八千不等,做多得多,保底有1000块。”
傅信平说,“真不错!你这么一个小小的竹编工艺,每年一两千万,带动那么多老百姓收入,做得确实很漂亮。”
参观结束后,傅信平向杨昌芹代表赠送了检察工作资料,并征求对检察工作意见和建议。
傅信平表示,今年贵州检察机关正在开展“四大检察”护航“十大产业”专项工作,公司发展遇到什么法律问题,碰到什么困难,我们三级检察院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公司发展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杨昌芹对检察机关近年来在围绕中心大局、加强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感谢检察机关为企业发展做出的努力。
冷朝刚,贵州省人大代表、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支部书记
近日,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信平在石阡调研时到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走访省人大代表冷朝刚。
青杠坝,一个曾经以编织草鞋增收的边远村落,如今已摘掉了“草鞋村”的穷帽子,成了民富村美的“小康村”。目前,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0万元。
傅信平走访冷朝刚代表,并考察纸张包装车间
走进青杠坝村,傅信平一行观看了展板,听取了该村民主和法治工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考察了纸张包装车间,了解村级企业规模和发展情况。同时,向冷朝刚代表赠阅了检察工作资料,并征求他对贵州检察工作意见建议。
“镇里有多少人?”
“总人口有七万多人,居住在镇上的有四五万人。”
“村里治安怎么样?”
“老百姓的日子现在越来越好,村里的治安也变得越来越好。我们村以十户为单位,划分为一个小网格,所有村民实行网格化管理,包括治安实现了全覆盖。民事纠纷及邻里矛盾,一般在我们村里就化解了。”
“这些‘小事’化解了基层,对法院、检察院来说,可以减少案件,节约司法成本。”
“平时我们注重加强对老百姓进行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比如这里的卫生,随时随地看不到白色垃圾,老百姓爱护环境意识是很强的,养成了习惯。”
“生活习惯在于平时下功夫,养成了好习惯对村民的生活质量会有质的提升。”
“同时,我们村里每个小组都在开展党史教育,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村干部给他们讲党史、发展史。”
“这个好,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央对党史学习教育作了专门部署,我们要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进好、发展好。”(文、图 |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