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必须抓好“四字诀”
问题
当前,随着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代表的履职积极性不断提高,所提建议的数量与质量均不断提升,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虽然从表面看群众满意率较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议质量不高。有的代表只是把“代表”当作头衔和荣誉,闭会期间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发挥行业优势联系选民,会议期间跟着感觉走,临时动议,仓促拼凑,所提建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的代表把自己当作“二传手”,仅仅在他人准备的建议素材上签署自己的名字就提交了,对建议内容毫不了解。
其次,审核把关不严。目前,代表建议绝大多数是在大会期间提出的,各代表团存在片面追求建议数量的现象,把建议数量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造成内容审核不严的问题。大会议案组对代表建议进行审核,但由于大会会期短,代表提出建议时间集中,审核工作量大,议案组对建议的审核难免会出现不严等问题。
再次,建议办理不力。有些建议承办部门图省事,文来文往,背对背答复,只在书面答复中用三言两语或官话套话敷衍了事;有些建议承办部门与代表沟通的初衷仅限于完成“百分百沟通”等要求,目的在于表态、强调困难和说服代表,寻求“理解”和“支持”,以至于有些代表建议连续提了几年得到的答复仍然是“一直在努力”,导致代表最后只能“被满意”;有些建议承办部门表面功夫做得足,却不一定真抓实干,遇到职能交叉的工作或难以落实的部分,一味找客观理由或者一律往外推。
最后,督办刚性不足。对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是以点带面推动代表建议落实的重要方式,但在实践中,每年被选为重点督办建议的数量均为十几件,相比几百件的建议总量,比重过低;个别重点督办的建议又恰恰是相关职能部门容易解决或者是已经列入工作计划准备实施的,失去了督办的意义;对于建议办理不力的单位,只能以建议的形式提出改进措施,承办单位几乎无需承担相应的后果。
解决
抓好“四字诀”
心
细心 代表撰写建议不能仅局限于人代会期间。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小到百姓柴米油盐,都可以成为平时提建议的线索。人大代表要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是否有明文规定,如何规定的,如何依法、依规、依政策办理,积极寻求行使代表职权与执行政策的最佳结合点,使建议的提出更具合法性、科学性。
耐心 深入基层调研是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的关键环节。人大代表要经常参加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接待选民等活动,积极与人民群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和问题,建立收集问题的登记台账,通过定期梳理、归纳分类,再结合与有关部门的沟通,选择具有全局性、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建议需落实在文字上,要真正做到抓得准、提得实、可操作,就要侧重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专长,不说外行话。
快
快速交办 人代会结束后,各承办单位要迅速组织交办,明确责任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承办的部门和人员要具体地、实实在在地制定计划和措施,尤其是明确办结时限,不能再出现逾期未办结的情况。
及时督办 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与政府及承办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和通报办理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检查;要把好质量关,对不规范件、不满意件,坚决退回重办。各承办单位要加强配合,及时汇报建议办理工作的有关情况。
加快联办 对代表提出的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倾向性的建议,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办理,在办理过程中,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加强沟通协调,杜绝拖拖拉拉、推诿扯皮,影响办理进度。
勤
勤上门 建议承办单位要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行“开门办理”,密切与代表的联系;要切实转变作风,主动上门向代表征询意见,并实事求是地向代表汇报办理情况。
勤调研 对一些办理难度较大的建议,承办单位要克服畏难情绪,更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求真务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向代表答复真实的情况。
勤学习 代表提出的建议涉及方方面面,各承办人员要把做好建议办理工作当作提高综合素质的好机会。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建议办理工作,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
新
创新制度 各承办单位既要落实原有办理制度,又要结合实际,在交办、签收、复文审核、联系、督察、存档备查和检查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方面动脑筋、想办法,促使建议办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治化轨道。
创新方法 要在建议办理过程中注重每个细节,敢于打破旧的常规思维大胆创新。比如实行“滚动办理”或“二次办理”,将往年提出的建议与当年提出的建议一并纳入办理范围;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通过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达到“办好一点,带动一面”的良好效果。
创新观念 要以办理工作为契机,跳出为办理而办理的模式,既要重视解决具体问题,又要善于举一反三,把办好每一件建议同促进本单位、本部门的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本单位、本部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