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6号建议的答复
人大代表: 杨建群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河流沿岸造林绿化工作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26号
主办单位: 省林业局
会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
答复内容:
杨建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河流沿岸造林绿化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向国家争取纳入《关于加快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实施范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范围已限定在长江干流流经的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因长江干流未流经我省境内,所以我省未能纳入《指导意见》实施范围。
二、关于着力做好“扩量”文章
2015年,我省启动绿化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省政府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力争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意见》(黔府发〔2015〕35号),在全省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确保实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目标。2016年以来,原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等部门积极向国家争取,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全省共完成营造林2048万亩,其中实施退耕还林837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4280平方公里、天然林保护工程39万亩、重点防护林工程36.6万亩,进一步夯实了我省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对河流沿岸、旅游干线沿线等重点区域,除国家林业工程项目覆盖外,省林业局还每年从植被恢复费等渠道安排部分资金对各地重点区域绿化建设进行补助。
目前,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等已联合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报了我省严重石漠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等土地资源情况,正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同时,省林业局也正多方筹集资金,推进全省的国土绿化工作。
三、关于着力做好“提质”文章
我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7.3%,但总体上森林资源质量有待提升。2018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8〕39号),全省将从三个方面做好“提质”文章。一是着力提高造林质量。加大良种基地建设,大力培育良种和乡土珍贵树种苗木,推行订单育苗、定向培育、就近生产、本地供应。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重点营造经济林和防护林,扩大混交林比例,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木本粮油、精品水果以及本地特色优势树种。二是加强森林经营。推进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优化森林结构,推广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和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三是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按照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要求,以国有林场为重点,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鼓励和引导乡村林场、林业大户、林业合作社、股份制林场、林业企业等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
四、关于做好“增效”文章
我省林业产业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其他林业大省相比,我省还有较大差距。省林业局围绕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增效”文章。一是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已确定12项农业特色产业,每项产业均由一位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其中有9项是涉林产业。由省林业局牵头或主导的农村产业革命项目任务234万亩。其中油茶90万亩、刺梨50万亩、竹林44万亩、菌材林50万亩。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大刺梨、油茶、竹、花卉苗木及珍贵林木、木本中药材、工业原料林、生态精品水果、生态有机茶叶等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比例,调整林种结构,提升森林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林地空间利用力度,发展立体复合型经营,以林草、林茶、林药、林菌、林蜂、林禽、林畜、森林产品采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为主,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绿色富民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推进森林生态旅游精品路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建设。依托优质森林资源,开发观光、休闲、养生、体育、探险、理疗等特色旅游产品。
贵州省林业局
201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