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林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1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大代表: 潘学军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强对贵州核桃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611号

  主办单位: 省林业局

  会办单位:

 

  建议内容:

  核桃产业是贵州山区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对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一是重视核桃产业政策连续性,理顺机制,找准主管部门。二是加强对核桃产业关键环节的资金扶持。三是加大贵州本地核桃新品种的采穗圃建设和种苗繁育。四是加强核桃科技示范点建设,促进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强化核桃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考核。六是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好的经营模式。

 

  答复内容:

潘学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贵州核桃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核桃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核桃产业主管部门的问题

  核桃产业自201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贵州省核桃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以来,一直由省扶贫办在主抓。据林业部门调查,全省现有核桃面积611万亩,其中成片种植面积504万亩。

  二、关于加强核桃产业资金扶持的问题

  一是发展核桃产业是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能有效提高我省森林覆盖率并且在林业助推脱贫攻坚中作用明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的政策。二是我局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和市县级植被恢复费产业项目中,都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核桃产业,对符合政策申报核桃产业的实施主体在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但是林业部门对核桃林的改造没有专项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加大对核桃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核桃种植后期管理上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并且进一步扩大和省内外科研教学单位、技术专家联系渠道,结合核桃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林农的培训,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让林农掌握水肥、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技能要点。通过建设核桃良种栽培、低产林改造、标准化建设等示范点,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核桃产量,增加百姓收入,重塑核桃种植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

  三、关于加大贵州本地核桃新品种的采穗圃建设和种苗繁育的问题

  (一)核桃新品种采穗圃建设。自2017年以来,省林业局累计投入314万元扶持核桃采穗圃建设,在盘州、赫章、普安等地建立核桃采穗圃3340余亩。采用的品种以近年来我省选育的优良品种为主。由于树龄相对较小,目前年产穗60万条,可供嫁接的有效芽约300万个,随着树龄的增大,穗条产量将逐步提高。

  (二)核桃种苗繁育。由于种苗生产已经市场化,核桃育苗由市场供需调控。据统计,2018年我省共培育核桃苗木2124万余株,可造林70万亩,能够满足当前造林需求。在扶持政策方面,现有国家良种补助资金主要是对采用新技术培育良种苗木的国有单位进行补助,以引导新技术和良种的生产应用。2019年全省仅有1家符合政策要求的单位申请核桃良种苗木补助,我局将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四、关于加强核桃科技示范点建设的问题

  《贵州省十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0年)》规划建设以下项目:一是毕节市百万亩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基地总面积100万亩,涉及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以核桃种植、生产及产品加工为主。二是水城县核桃高效农业一体化项目。项目基地总面积10万亩,建设地点水城县,以核桃种植、生产及发展林下经济为主。三是盘州市核桃生态康体体验园建设项目。项目基地总面积10万亩,建设地点盘州市,以核桃种植、生产及生态康体体验为主。通过这些项目示范带动核桃产业发展。

  五、关于强化核桃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考核的问题

  加快普及核桃生产的主要实用技术,积极推广科学施肥、土壤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间作套种、适时采收、科学调制等丰产栽培技术。通过办培训班、现场施教,强化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科技素养,推广应用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果园的管理水平。重点培养一批“核桃专业辅导员”和苗木嫁接(特别是“高枝嫁接”)能手,让他们成为核桃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依靠科研院校,积极开展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深加工技术等重点课题的研究,以新的科技成果引领产业发展。

  2013年5月,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下设贵州省核桃研究所。宗旨是为贵州核桃产业提供科技支撑,主要从事核桃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研究,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研究,核桃产品研发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核桃良种与科技成果推广等。核桃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博士1人。

  六、关于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的问题。

  下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大户+土地流转”等多种核桃发展模式,发挥企业、合作社和示范户的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广大农户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促进核桃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立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政府、企业、金融、群众捆绑在一起,将集体、农户、业主捆绑在一起,通过地租、务工工资、利息补贴、交易分红等多种途径,确定农民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等多渠道收益。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他经营主体的紧密连接,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互利发展,共担共赢。

  贵州省林业局

  2019年6月26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