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7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大代表: 胡玲芳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大公办职业院校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72号

  主办单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会办单位: 省扶贫办, 省教育厅

 

  建议内容:

  为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成效,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建议:省级层面统筹将职业教育与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结合起来,将提高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列为职技院校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职业技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课程丰富、实训设备齐全、就业渠道广泛及教学环境好等方面优势,重点针对16至24周岁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开设精准扶贫专班、企业定制班及技能提升班等,全面提高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助推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答复内容:

胡玲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公办职业院校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职业院校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8〕41号)文件要求,制定印发《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方案》,由省人社厅牵头,联合农业农村、扶贫、教育、移民等部门力量,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和输出到省内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作为重点,推进农民全员培训工作。截止2019年5月,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开展感恩教育培训、到先进村观摩学习培训等综合素质提升培训393.13万人次;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农村种养殖培训、农业生产技能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等36.03万人次(34.92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17.31万人,培训后初次就业率49.57%。其中,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8.13万人次(17.82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10.88万人,培训后初次就业率61%;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6.42万人次(6.24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3.72万人,培训后初次就业率60%。为充分调动职业院校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发挥职业院校在师资力量、培训课程、实训设备、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对应往届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的返乡农民工、农村复转军人大力开展专业化职业教育培训,在近期人社、教育共同拟定的《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充分利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优质培训资源,提高院校教师对技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在核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绩效工资总量时可向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单位倾斜。允许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在内部分配时,应当向承担职业培训工作的一线教师倾斜,保障其合理待遇。”

  二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化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全面精准抓好对农民的全员培训、规定培训、精准培训、建档培训、持续培训,大力开展感恩教育,教授“五步工作法”“八要素”、实用技术等,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按照《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部署,统筹将职业教育与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结合起来,将提高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列为职技院校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职业技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课程丰富、实训设备齐全、就业渠道广泛及教学环境好等方面优势,围绕“精准培训对象、精准目标任务、精准工作举措、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培训针对性、促进就业创业”的要求,通过大力开展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以上实现就业,努力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

  三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两大任务,以“规模、质量、脱贫、服务”为重点,强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省现有高职院校43所,在校生34.5万人;中职学校183所、技工院校54所,在校生55万人。形成以黔中经济区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黔北经济协作区和毕水兴能源富集区职教园为两翼,三州文化旅游区和部分县级职教中心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职业院校空间布局。全省职业教育围绕贵州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和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三块短板需求,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职教脱贫计划,助推贵州脱贫攻坚,自2015年开始,每年组织省级优质职业院校和“百校扶贫基地”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开办精准脱贫班,年招生万余人。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机制,确保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就业特别是今年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魏国楠副省长代表贵州作了经验交流,孙春兰副总理在大会上三次单独对我省职业教育脱贫工作给予了表扬。职业教育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深度融合,协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生产技能+文化基础”的农民学历继续教育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坚持培养、培训两条腿走路,各级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将全力配合,共同开展好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

  2019年6月26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