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3号建议的答复
包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贵阳市加快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综合保税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直以来,我省坚持把贵阳综合保税区作为全省面向国际开放的“桥头堡”和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加快推动综合保税区建设。一是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快。汉兴公司跨境电商监管仓全面运营,实现监管仓运营面积8000平方米,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引入供应链公司3家,贵州龙、黔轮胎等市内90家企业通过服务平台开展业务工作。二是对外开放的平台更加坚实。贵港直通项目开通,企业运输成本大幅下降;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为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综保型陆港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国际合作不断深化。瑞中先锋贵州抗衰老医疗中心有限公司等4家瑞士企业注册落地;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落户。与俄罗斯贵州商会、俄罗斯亚特兰特集团公司就开展茶叶贸易加工和出口取得初步成效。四是招商引业持续发力。借助“数博会”、“贵洽会”、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深圳)招商对接活动洽谈会等开展平台招商,累计开展招商活动942次,其中外出招商103次,对接企业678家,全年累计新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达358.22亿元。五是项目建设不断加快。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车贵阳、宇宙钢丝绳、天鹰无人机等企业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积极推动综保型陆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支持项目库,基本打通贵阳陆海多式联运“最先一公里”。
二、关于“省政府的引领和统筹作用”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聚焦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对外交流合作。为深入贯彻落实2019年国发3号文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商务厅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贵州省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差异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商发〔2019〕60号),支持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国际化中高端消费品制造核心区、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在与德国城市合作方面,于2019年举办了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八次全体会议暨系列经贸交流活动,与德国的索林根市、古德雷根市等城市,有较为深入的交流合作。重点围绕汽车及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业、物流运输业、新能源和化工等产业开展洽谈合作,中德氢能产业链技术合作及燃料电池制造项目、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项目、贵阳(经开)氢能产业聚集区生物质制氢项目、氢能油电氢综合场站项目、敦豪集团航空货运项目、德国刀具(厨具)“工厂奥特莱斯”项目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
三、关于“积极推动与国外行业协会合作”的建议
我省高度重视利用外资工作,省领导带头赴境外招商引资,依托商务部和商协会等各类优势资源开展系列投资促进活动。2019年,我省会同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日本青年会议所成功举办中日青年企业家(贵州)经贸交流活动,会同商务部外资司、欧洲司联合举办“跨国公司西部行”“欧洲企业走进贵州”活动,举办第二届进博会贵州经贸交流活动,吸引了一批项目签约、一批企业落地。目前,已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设立了商务代表处,通过充分发挥代表处对驻在国的产业、资源、市场等条件,结合我市合作需求,针对性开展项目合作对接,争取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贵阳。目前,贵阳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的经贸交流取得了一定进展,城市间的合作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虽然暂时受疫情影响,但一直通过互联网保持良好沟通。同时,今年,贵阳市拟在前期与德国的道具协会、印度的信息与软件协会等协会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与驻在国相关政府、工商界机构和企业的直接对接,并探索建立贵阳市与各合作单位的项目合作模式和利益回报机制,促进本土企业与德企在产业链分工、研发创新等方面开展广泛对接合作,形成德资企业与本地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态势。
四、关于“推动实体经济项目合作”的建议
今年以来,贵阳市以中高端制造和中高端商贸为核心,紧盯六大新产业,精准绘制了“产业链招商路线图”“资源分布图”“招商攻坚图”,积极推动招商“线上+线下”“传统+智慧”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加大驻外商务代表处、海外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和驻外招商机构作用发挥,加快引进一批开放程度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大项目,积极推进汽车、化学药、铝基新材料等10条产业链建设,推动铝基新材料、磷系新材料等产业强链、补链、拓链,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拟新引进产业项目800个,新签约产业项目开工率达85%以上,综合保税区也将会有一大批企业和项目落地,届时全市的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实体经济根基也将更为扎实。
综上,贵阳综合保税区整体发展势头较好,在通道平台、项目建设、国际合作、招商引业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我厅将在职责范围内,积极支持贵阳综合保税区着力打造进出口中高端商品集散中心、保税检测维修中心和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综保型陆港、申报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形成具有贵阳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发挥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瞄准我省外商投资重点来源地,搭建针对台港澳和重点国别(地区)的投资促进活动平台。借助境外商务代表处,完善国际化投资促进体系,进一步推动招商活动精准化、项目化、实物化,吸引一批项目落地。
202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