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71号建议的答复
人大代表: 杨光礼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支持台江县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271号
主办单位: 省文化和旅游厅
会办单位: 省投资促进局 黔东南州政府
复文标题: 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71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杨光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台江县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方面具有示范、支撑、带动作用。台江县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台江县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美誉,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红阳万亩草场、翁密河漂流、戏水长廊“姊妹湖”、白水洞及百鸡山瀑布、革一古生物化石群等自然景观;拥有苗族民居建筑、苗族刺绣、舞龙嘘花、笙鼓舞蹈等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其中:苗族姊妹节、反排木鼓舞等9项民族文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4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8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被世
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列为“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景区之一,先后被授予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圣地、中国十佳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中国十佳最具民俗风情的旅游大县、中国最佳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苗绣之乡和贵州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二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台江县始终坚持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推进脱贫攻坚重要抓手,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旅游产品为重点,狠抓台江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实施了施洞文化产业园、锦绣长滩景区、白水洞瀑布景区、翁你河县城流域两岸整治等涉旅项目及红阳、反排等旅游村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了南宫至台江段、革一至施洞等旅游公路改扩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厕”等要素积极强化县内公共资源配套。同时,围绕“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元宵舞龙嘘花”三大品牌节庆,深挖“二月二祭桥节”“六月六偿新节”“苗年节”等民俗节庆资源,创新文化旅游业态,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仅2019年姊妹节期间,旅游接待累计达24.63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12.03万人次,境外游客1615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旅游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业经济持续向好。三是形成了独特的“农文旅”一体发展新模式。台江县依托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推进“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以文化带动旅游,旅游反哺民俗文化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农文旅”共生耦合循环发展模式,成效明显。通过向游客展示苗族多声部情歌、反排木鼓舞等民间艺术,带动了传统苗绣、苗族银饰、苗族剪纸等文化遗产技术传承和传统民族文化保护,现有非遗项目7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9项、省级非遗6项、州级非遗10项、县级非遗52项),有非遗传承人723人(其中:国家非遗传承人4人、省级8人、州级16人、县级695人);通过旅游业带动民族村发展农家乐、乡村客栈、民宿等产业及组织民族村开展节庆体验、民族村体验游等活动,培育了民族旅游村寨34个、重点旅游村寨8个,发展农家乐186户、乡村客栈(民宿)16家,2019年共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旅游接待人数累计达130.5万人次。这些特色资源,具备部分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条件。台江县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特色的特点。如申报示范区,将加快资源整合,催生产业融合、产品创新、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全力予以支持。
一、关于对创建工作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台江县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过程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多方力量实施创建,鼓励多方投入、多元投入、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的建议
我们将积极支持台江县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申报,细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配套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对台江县“农文旅”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及人员培训等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旅游管理、乡村旅游开发、高端度假山庄及星级酒店建设等,进一步优化台江县“农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二、关于在创建工作上给予指导支持,加强对台江县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邀请省内外创建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顾问给予指导,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助推台江县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我们积极支持台江县申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促使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不断丰富。指导台江县按照《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要点》要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积极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旅游服务优化等工作,推进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业态的转化,借力文化赋能旅游,通过旅游反哺经济社会发展。
三、关于在项目布局、招商引资和资本营运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服务品牌合作,多渠道引进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旅游产品及经营管理集团化、品牌化的建议
2019年,全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启动实施,与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并列作为贵州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推动文化创意、大旅游等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招商引资工作。2020年4月,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投资促进局共同印发了《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工作方案》,明确了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招商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2020年,我们将认真推动《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工作方案》实施,在项目包装、精准招商对接等方面支持台江县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一是加强对台江县文化和旅游、投资促进系统干部进行招商项目包装专题培训,提高文化旅游项目策划包装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邀请台江县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和省投资促进局联合开展的文化旅游招商活动,帮助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服务品牌合作,多渠道引进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旅游产品及经营管理集团化、品牌化。
关于给予台江县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全面提升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城乡面貌、配套服务和特色品牌文化,加强规划管理指导,保护好、开发好境内优质生态旅游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议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支持台江县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进程,深入挖掘景区资源优势,把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综合环境放在首位,高标准推进景区建设,全面提升台江县景区景点品质。坚持项目为重、项目为大、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工作围绕项目干,推动台江县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支持台江县创建工作:一是深化工作指导。二是细化政策支持。三是优化旅游模式。四是积极招商引资。五是强化旅游宣传。支持台江县做好做强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台江县旅游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台江县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推动台江县成功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继续支持文化和旅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