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506号建议的答复
人大代表: 施波
会议届次: 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确定“贵州省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日”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506号
主办单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复文标题: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506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施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确定“贵州省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日”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完善机制,深入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工作。
为促进我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2018年10月20日,贵州省成立了贵州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谌贻琴任组长,李再勇 、陶长海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为各个省直部门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统筹指导和督促推动各地各部门抓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任务落实,协调解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12月1日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省长直通车”平台,开通电话专线,接到全省民营企业有效来电来信3211件,为民营企业解决了829件问题,不少积压多年的“旧账”得到有效解决,不少涉及多个部门的“疑难杂症”得到“集中会诊”,满意度达90%,切实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使“服务民营企业省长直通车”真正成为了政府和民营企业的“连心桥”;
二、深入推进“六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省工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促进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牵头单位坚持抓细抓小抓实,持续深入推进六大专项行动。
(一)政策落实专项行动。一是广泛宣传政策。将送政策“进企业、进商(协)会、进高校、进社区”四进活动纳入今年宣传重点。通过贵州省中小企业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将政策推送给中小企业。二是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导。自3月11日起,对各地、各部门在疫情期间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措施以及落实情况进行督导。三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梳理汇总各地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请求国家层面解决的问题,形成政策措施建议报送国务院督查组。四是开展线上培训。通过贵州中小企业网,为全省中小企业免费提供线上培训服务,并通过各市州工信部门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局开设的网上培训课程,截至3月底,已推出政策解读、经营管理、投融资等课程44门。
(二)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专项行动。一是省领导持续开展联系服务企业活动。指导联系企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研究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的防疫物资短缺、人员返岗、物流运输等问题,有效带动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发展有关工作。二是畅通沟通机制。重点通过“服务民营企业省长直通车”平台直接联系服务企业。截至3月底,累计接到全省各地民营企业相关人员有效来电来信175件。通过电话回访,满意度在85%左右。三是持续开展机关干部职工联系服务企业行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干部职工每人至少联系服务1户以上企业,共联系服务企业233户,贴身服务帮助企业发展。
(三)降本减负专项行动。一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制定出台了全面支持疫情防控税收“20条”措施。完成拓宽“非接触式”办税渠道,完善电子税务局网上申报功能。二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全省已降低企业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负14.22亿元;新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后,全省已减免10万户企业社会保险费16.76亿元。三是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累计为全省社会和企业减负约412.77万元。四是降低企业物流运输成本。自2月17日起,全省高速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对ETC用户优惠通行费8189万元;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优惠政策优惠10027万元。五是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从2月1日起到6月30日,电网企业对除高耗能行业用户外的执行工商业及其他电价类别的电力用户的电费,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预计可减少企业电费支出8亿元以上,惠及全省1.2万户大工业企业、113万户一般工商业企业。从2月22日至6月30日,对全省天然气非居民用户实行阶段性降低气价政策,涉及配气环节的降价措施追溯至2020年1月1日。此次阶段性降价可减少非居民用户用气成本约1亿元。
(四)扩大民间投资专项行动。一是推进落实社会资本市场准入专项服务行动。进一步放宽民用机场、公路、铁路、水运、煤矿开采、油气勘探开发、配售电、基础电信运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市场准入,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二是落实好新兴民间投资领域培育专项服务行动。引导民间投资投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1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中,农林牧渔项目95个总投资237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100亿元;水利项目22个总投资63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山地旅游业项目69个总投资686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121亿元。
(五)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一是调整优化银企联系服务名单。将融资困难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的企业从名单中退出,吸纳新的企业列入名单,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纳入名单给予重点支持。二是确保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见效。梳理并研究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人民银行总行和我省各类专项金融政策,用足用好其中涉及民营经济的支持条款。
(六)营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一是开展营商环境考核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我省营商环境改善情况开展考核评估,从评估结果看,我省营商环境排名相当于全球190个经济体的第58位,达到了全球中上水平。二是加强营商环境问题查处力度。通过暗访和深入企业走访座谈等方式,共收集到问题及建议线索20条,已全部转有关地方和部门进行办理。对19例典型问题在《贵州日报》公开曝光。三是开展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
三、内容丰富,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月活动。
(一)以6月27日“中小微企业日”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对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作了广泛宣传,提高了社会和企业的知晓率,引导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微企业的关注度,以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平台服务的硬件支持+政府关爱、社会关注的软件支撑,切实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不断营造中小微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裂变,以提升民营企业服务水平为抓手加快助推双创升级加速,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今年疫情非常期间,省工信厅协商贵州日报官方新闻客户端在“天眼新闻”开设“抗疫情保供给 贵州中小企业在行动”专栏,有力的宣传了全省中小企业及企业家纷纷行动起来,为共同战“疫”捐款捐物的感人事迹,营造了企业敢于履行社会责任良好形象。
(二)2019年11月1日,我省启动实施了以“策润万企知党恩、抓实用好谋发展”为活动主题的中小企业政策宣传月活动,为期一个月。省有关单位、各市(州)县(区)结合自身实际,以开展送政策上门、政企沟通交流、中小企业阵地宣传、政策专题培训、政策专栏宣传、新闻媒体系列宣传等活动形式,全面建立了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显著提高了企业政策利用水平,有效的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切实增强了中小企业归属感、获得感和发展信心。今年全省工信系统根据疫情情况,将以活动日和《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为契机,利用自身两微一端和贵州中小企业网、贵商杂志等新闻媒体,持续做好国家和我省有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优秀企业亮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等广泛宣传,为企业家营造良好的发展舆论环境。
四、大力开展重点服务活动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根据《工信部关于开展2020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复工复产重点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省工信厅加强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和高质量发展开展重点服务活动,解难点、除痛点、疏堵点、补盲点,为中小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截至目前贵州省中小企业网主要栏目报道编辑发布新闻稿共计719条。疫情期间建立了贵州省中小企业公益在线培训平台、省中小企业促进会开设“企业微课”,邀请了67余名专家为企业做政策解读、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复工复产法律用工、“零接触”开展商品销售和服务、构建线上办公体系等公益培训,访问次数5523/人次,平均学习时长为32分钟/人。同时,积极做好应对疫情中央及地方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共同战疫倡议等共计宣传发布124篇,阅读量11817次。抗疫事迹宣传、抗击疫情典型案例宣传34家企业,阅读量6798次。
五、深入开展服务民营企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深入广泛宣传惠企政策、全面扎实执行惠企政策,进一步营造我省良好亲清政商发展环境。继续将“中小企业政策宣传月”各类活动、各项措施常态化,持之以恒的开展政策解读、政策上门、交流座谈、宣传典型等宣传活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政策知晓率不高、获得感不强等问题,显著提高我省企业政策知晓率和利用率,有效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切实增强中小企业归属感、获得感和发展信心。同时,通过宣传有效提升政府和社会对中小企业群体的关注程度,凝聚和提高全社会对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增收、促进创业创新、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等方面重要作用的共识,切实增强中小企业社会荣誉感和使命感,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专注主业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