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79号建议的答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79号建议的答复
黔工信议复字〔2021〕51号
潘连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后疫情时期推动贵州食品加工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食品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做好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
为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一是起草了《贵州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与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重点推动刺梨、饮用水、辣椒等细分行业建设自动产线、无人车间,实现生产加工智能化、产品质量透明化、运营管理数字化,加快推进生产加工环节机械化自动化改造,推动智慧农业、精深加工、电子商务一体化协同发展,优化产品品质,提升“贵州绿色食品”形象。二是规划食品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十四五”期间着重打造形成“两核、三带、六区”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以“两核”为引领,“三带”为支撑,“六区”为补充,因地制宜、差异化引导,构建特色食品产业布局合理、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
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
一是做大做强本土企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厅着力推动贵州生态食品从小生产加工向规模化发展,2021年,印发了《全省农产品(食品)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方案》、《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通过高成长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二是招大引强培育龙头企业。引进上海光明集团、广药集团、华润集团、华强方特、温氏集团、天农食品集团等生态特色食品加工项目191个,通过重点企业带动推进食品产业发展。
三、加大企业技改扶持力度
2021年,遴选10家龙头、30家高成长性企业进入省级千企改造名单进行重点培育。2020年,遴选10家龙头、42家高成长性企业进入省级“千企改造”工程名单进行重点培育,安排十大工业产业振兴专项资金、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1.623亿元,支持147个食品项目。
四、加快推进全省临床营养科建设
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全省公立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的通知》、《关于切实推进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的通知》等,全力推动全省二三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截止2020年,三级医院临床营养科覆盖率超过60%,二级医院床营养科覆盖率超过30%。此外,省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积极配合国家进一步研究完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配合建立统一的临床治疗膳食营养标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特医食品的使用。同时,帮助企业获取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标准,根据企业的需求,指导企业进行企业食品安全标准的备案。
五、重点支持有潜力的健康食品产业发展
2021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编制《贵州省“十四五”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我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围绕食品产业 “更方便、更营养、更健康、更美味”的发展趋势,统筹考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布局功能食品、特医食品、方便休闲食品、天然发酵食品、工业化特色餐饮等潜力产业,把航天食品、特膳食品作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突破领域,挖掘食品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新增长点,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满足特定需求、方便快捷、引领时尚属性的潜力产业集群。
六、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企业销售渠道。
省商务厅按照“一年‘引领’、二年‘帮助’、三年‘服务’”的总体思路,助推“原料有保障、企业有基础、单品有潜力、市场有空间”的贵州食品构建国内销售平台为主、国际推广宣传为辅的流通销售渠道,搭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平台,打造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食品实现销售收入快速倍增的总体目标。一是提升企业市场推广能力。推动企业构建符合国内外市场的营销体系,开展国内外市场调研和推广,提升企业自主营销能力,帮助企业打造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的营销队伍。二是完善企业流通基础。推动A级物流企业一对一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健全企业冷链物流基础。三是畅通企业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对接大型商超、大型国企、大型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提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七、推进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助力冷冻食品产业发展
2021年省商务厅积极推动10个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构建贵州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有效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完善流通节点,打通双循环堵点,实现区域流通、城乡流通、线上线下流通、国内国外流通一体化,促进农产品零售行业创新转型,实现全省农产品从区域型小市场流通向国内大市场大流通转变、从节点型放射性市场布局向网络化市场布局转变,从传统型流通市场建设向高质量型流通市场转变,为贵州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市场流通保障体系支撑,实现交通带流通促畅通。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