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代表提案者: 潘学军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加快推进“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体系建设,助力贵州乡村振兴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第100号

  主办单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会办单位: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组织部

  复文标题: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潘学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体系建设,助力贵州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关心和倾情推动。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急需重视和解决的“基层农技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围绕产业发展人才紧缺”的问题。近年来,我省各级人社部门按照“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积极研究出台支持基层乡镇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倾斜政策。

  (一)深入实施向基层一线倾斜的人事政策。2019年,我厅结合全省实际,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贫困地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黔人社通〔2019〕202号)文件。一是支持基层事业单位放宽年龄、学历、专业及开考比例限制招聘人员;二是提高基层事业单位限本地户籍招聘比例,鼓励本地人才回流;三是在基层事业单位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四是实施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小等级晋升倾斜政策,把长期扎根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表现突出、任职时间较长等作为小等级晋升的重要指标;五是实施倾斜的考核激励政策,将基层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档次比例提高到30%;六是对选派到基层工作的人员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不占原单位考核指标。

  (二)充分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出台《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备案工作的通知》(黔人社通〔2020〕212号),明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等实行备案管理,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发展需要自行设置岗位(专业)条件,人社部门按规定对招聘(或岗位设置)方案和聘用人员进行备案。据此,基层农技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岗位条件,明确所需专业。

  (三)农业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特殊人才可通过简化考试程序招聘和考核招聘。按照《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操作办法(试行)》规定,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和特殊人才的标准,应根据事业单位所处的地区环境、人才状况、专业特点、岗位需求和专业紧缺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确认办法,由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商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经市、州及以上组织、人社部门核准。据此,各地或用人单位在发展中急需紧缺农业产业专业人才,经市级以上组织人社部门核准,可通过简化考试程序招聘和考核招聘。在工作中,我们还提出,凡基层乡镇公开招聘无人报考的岗位,可作为急需紧缺专业通过简化程序招聘引进。

  (四)鼓励和支持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2022年,我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印发《贵州省2022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方案》,通过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和“揭榜挂帅”,激发农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激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业企业等扎实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通过以上支持及倾斜政策的加持,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基层农技岗位不存在“招不到人”的情况。仅以遵义市去年公招为例,2021年该市各地农口事业单位招聘岗位83个,报名人数6371人,岗位和报名人数比例达到1:75。

  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短缺原因:一是因上级借用帮助工作导致在编不在岗;二是原有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三是优秀人才正常流动;四是乡镇编制紧张,无法大批量招聘进人。

  二、关于公开招聘考试时专业人才在笔试面试不占优势特别是男生不占优势,而无法进入涉农岗位,致使人才流失浪费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禁止设置性别等歧视性条款。综合建议举一反三思考,我们感到,当前的公开招聘考试方法还值得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我们要积极研究思考并指导用人单位,结合事业单位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等选择考试(测试)方式,充分体现“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把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选聘到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中来。

  三、关于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的建议。

  目前,国家批准实施的定向培养计划有免费医学生、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三类。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属于地方政策,我厅将在省委人才办的领导和指导下,配合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争取,协同推进。下一步,将根据省里意见做好相关工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