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代表提案者: 李文禹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打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试验区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第30号

  主办单位: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会办单位: 省自然资源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黔南州人民政府

  复文标题: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0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李文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试验区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省级部门推动把‘凯都一体化发展’打造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试验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的相关规划,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的建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2960号)、《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发改规划〔2016〕2489号),都匀市、凯里市已分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试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省政府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印发实施的《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都匀—凯里一体化发展”等重点任务。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牵头组织编制《黔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下一步,在规划中将进一步支持凯都一体化发展。

  省有关部门积极汇报衔接争取,国家暂未开展“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试验区”相关工作,若后期国家开展此项工作,我省将组织凯里、都匀申报争取支持。

  二、关于“省级部门推动制定‘凯都一体化发展’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试验区发展规划,对城市发展空间、目标任务、发展定位、思路作出总体部署”的建议

  目前,国家暂未开展“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试验区”工作。对于凯里、都匀新型城镇化思路、发展定位、发展空间、目标任务等,省委、省政府已有部署。一是在《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了“支持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凯里、都匀、兴义等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做特,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扩大城市容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在《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黔党发〔2021〕12号)中明确了“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安顺、遵义2个都市圈为核心,凯里、都匀等6个城镇组群为重点,10个重点区域性城市为支点,一批县城和重点小城镇为节点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三是在《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加快发展凯里中心城市。按照‘西进、北上’思路,向西推进凯里南站、高新区、下司古镇、滨江新城等组团建设,向北以炉碧经开区为重点,推进产城融合。重点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民族工艺品、玻璃新材料、铝及铝加工等产业。到2025年城区常住人口达到65万左右,建设成为南下粤港澳、北部湾,东进长三角的门户城市。强化凯里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推进凯里—麻江同城化发展,构建凯里、麻江、雷山、台江、黄平组成的凯里城镇组群”和“加快发展都匀中心城市。优化‘一江带两城’空间布局,向东、南、北疏解老城区人口和部分服务功能,推动老城区与都匀经开区、绿博城、绿茵湖产业园区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新型建材、特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产业。到2025年城区常住人口达到40万左右,建设成为融入珠三角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城市。强化都匀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构建都匀、独山、丹寨、三都组成的都匀城镇组群”;四是在《省发展改革委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力争‘十四五’时期启动都匀至凯里铁路前期工作”。

  三、关于“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中向‘凯都一体化发展’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建议

  “十三五”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94亿元支持都匀市“大河水库”“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博览园建设项目”“文峰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等93个项目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56亿元支持凯里市“鸭塘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清水江舞阳河治理(凯里市城区下司镇段)”“白果井片区雨水管网收集工程”等50个项目建设。

  按照省委常委会议“系统研究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省民宗委牵头代拟并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黔党发〔2021〕34号),从“四化”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资金要素保障、人才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下一步,省有关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争取中央预算类资金时倾斜支持“凯都”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