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教育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胡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等15家部门,联合印发《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关于建立贵州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2019年起,省卫健委按照职责分工,依托“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综合干预”项目,按年度在全省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等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工作经费由中央补助资金进行保障。

(二)发挥家庭作用。充分运用近视防控宣传月、爱眼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各地各校狠抓家校联动,通过告家长通知书、发放宣传资料、家长课堂等形式,增进家庭在科学用眼护眼、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打造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学校要定期通过校园网、健康讲堂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告知孩子视力情况,宣传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理念,推动家长参与孩子近视防控工作,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要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增加陪伴孩子户外活动时间;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三)加强专家宣讲。省教育厅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等重要文件精神宣传和解读作为各类培训和宣讲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学透、入脑、入心。省教育厅组织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开展集体备课,邀请了谷浩、王利民、蒋浩、朱建华、李薇薇等五位专家就宣讲课件的制作进行了初步沟通和协商,几位专家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领域分工,就课件的制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通过开展专家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近视防控、健康生活等知识教育培训,共计10余次,培训青少年学生及教师约3000多人。

(四)建设医防融合信息化。我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所有监测学生完成近视筛查工作后,家长或学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学生近视筛查报告,初步实现一人一档案,一人一干预。

二、提案建议办理情况

省卫健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有关要求,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和频次,为0—6岁儿童提供眼病筛查及视力评估、结果评价、转诊服务和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同时,对儿童家长提供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引导儿童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户外活动,养成爱眼护眼健康行为习惯。学生近视防控工作自2018年开始开展,每年监测工作以《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形式开展,项目监测方案自2019年开始会同教育部门联合下发。项目监测范围由最初的全省3个市(州)、6个县(区),至2022年开始覆盖全省9个市(州)、90个县(区),监测学校由36所增加至476所,监测人数则由0.9万人增加至42万人。

省教育厅一是认真抓好“双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我省“双减”实施方案,不断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提升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水平和育人质量。扎实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面推广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100%完成“机构在线售课、学生在线评课、家长在线退课”全流程监管。二是保障学生体育锻炼质效。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在校户外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三是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和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等采光和照明要求,规范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提升学校教室照明设施及教材试卷等用品强制性卫生达标率,进一步加大可调节桌椅配备力度。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强化联防联控。省教育厅会同卫健等部门继续开展好我省近视防控等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并根据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情况适时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疾控局报告,争取经费支持。同时,我委将通过“专家进校园行动”“学校卫生指南和标准普及行动”“中小学生健康月行动”“健康父母行动”等活动,积极宣传眼睛近视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等知识,增加儿童青少年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会科学用眼、合理作息,并引导家长了解眼健康的重要性及掌握相关防控知识技能,督促孩子按要求做好近视防控,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加强验光配镜行业计量监管。结合市场监管职责,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组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眼镜制配场所进行计量监督检查。根据2023年5月5日印发《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2023年验光配镜行业专项检查的通知》(黔市监办函〔2023〕98号),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验光配镜行业专项监督检查。二是加强眼视光产品质量监管。重点检查眼视光产品标识标注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产品进货渠道是否可追溯、是否有检验合格证明材料等,未发现质量违法行为。三是加强眼视光行业认证监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对眼视光产品、学习用品,验光配镜等行业的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情况开展检查。四是加强近视防控产品广告监管。加大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广告的监管力度,增加对眼镜店的巡查频次,严禁夸大、虚假宣传,进一步规范近视防控产品广告市场秩序。五是加大对眼镜和眼镜片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眼视光产品等行业领域标准化、认证、虚假宣传混淆市场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监督检查。

(三)加强眼科医疗体系建设。不断整合现有资源和条件,大力推动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眼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眼科医疗质量管理,逐步建立完善防治监测网络;充分发挥专家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眼健康知识科普力度。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卫生健康、教育、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制定出台支持医院设立眼视光中心相关政策,并对配镜等相关服务的内涵、收费、渠道进行明确和规范,推动完善从筛查到矫正的全过程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体系。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