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从源头上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3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遵义市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有关公共卫生保障重要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和完善执法管理体制,从源头上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 月 11 日至 12 日,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慕德贵率执法检查组赴遵义市,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决定》)贯彻实施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两天时间里,执法检查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检查当地政府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 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视频监测工作。

 

  积极应对有序转产

  根据前期摸排工作掌握的数据显示,遵义市共有556 家野生动物养殖场,固定从业人员 1243 人,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47 家,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3293 人。

  针对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必须关闭或转型的实际,受到影响的养殖户心态如何、怎么应对?

  执法检查组先后到三个养殖场与其业主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不能再继续饲养竹鼠, 也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我非常支持国家出台的《决定》。”赤水市大同镇华平村荻克种养殖场业主陈如德说,比起自己及同行们遭受到的短暂损失,《决定》的出台保障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自己无条件支持,并将及时处理掉饲养的竹鼠。

  陈如德告诉执法检查组,2016 年他开始尝试利用竹鼠粪便种植竹荪,通过选择不同海拔、湿地、土壤等十余处地方,经过两年试种,他成功种植出棘托竹荪、长裙竹荪和红托竹荪三个品种,一年也有近 20 万元收入。

  由于无法继续养殖竹鼠并利用竹鼠粪便培养竹荪,只能使用竹渣种植竹荪,一亩地的成本增加了四千元。“现在每年我在竹荪种苗上投入近60 万元, 通过去宜宾、毕节、安顺实地考察学习, 决定下一步自己培养香菇、竹荪等食用菌菌种,这样也可以带动村里更多的人加入到种植食用菌行列中来。”陈如德说。

  在另外两家养殖场,执法检查组了解到,在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后,他们养殖的竹鼠、蛇等不仅无法销售, 每天还需要饲料饲养、防疫等资金投入,资金周转困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

  尽管目前处境比较艰难,养殖户们也大多理解并配合相关执行工作, 他们希望政府尽快出台具体补偿政策并对转产给予一定的扶持。

  那么,对于这些还未找到其他门路的养殖户,政府将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损失、帮助尽快转产,避免因此致贫返贫呢?

  遵义市政府向执法检查组汇报, 下一步,他们将积极引导野生动物养殖户由特种养殖向常规畜禽养殖转变, 充分利用现有圈舍和养殖场所,大力发展生猪、肉鸡、蛋鸡等畜禽养殖, 将遵义市正在推进的农村庭院种养工程履盖所有特种养殖户。具体由市、县级平台公司垫资购买仔猪、仔鸡苗, 发放给特种养殖大户来喂养,再由平台公司保价兜底收购,以帮助特种养殖户实现就地转产转业,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

 

慕德贵(中)率执法检查组在赤水市大同镇华平村荻克种养殖场,检查当地政府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

 

  多管齐下强化执行

  座谈会上,遵义市政府向执法检查组汇报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决定》贯彻执行情况。

  据统计,遵义市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40 种,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等措施,应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受保护率达 100%。

  近年来,遵义市积极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注重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区, 强化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保护, 所有自然保护区已完成保护规划编制;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困难及问题;挂牌成立遵义市野生动物救助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救助工具、设备和药品。

  《决定》发布施行以来,遵义市迅速行动,共查处非法食用野生动物案件 2 起,收缴野生动物 392 只;收缴野生动物肉制品 6.15 公斤,罚款 16.89万元;清理野生动物经营加工场所 458处,检查野生动物活动区域 372 处。

  根据相关要求,遵义各县(市、区 ) 已逐步开展转产退出工作。通过主动对接养殖场业主,宣传国家政策、进行疏导解释,播州区 1 家豪猪养殖企业完成了 120 只豪猪处置(放生);湄潭县 1 家蛇养殖企业完成了 6169 斤蛇的处置(冷冻 );桐梓县与 19 家企业签订了转产退出协议,无害化处置蛇 22121 条、豪猪 256 只。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理清部门职责,切实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力量,让非法捕猎、贩卖、经营野生动物和违法捕鱼的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慕德贵要求。

 

  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在肯定遵义市贯彻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决定》的努力和取得成效的同时,执法检查组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如普法宣传仍需加强,目前尚未达到全民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意识;野生动物救助力量有限,全市只有 1 家救助机构且专业人员较少,多数需救助的野生动物面临无专业机构暂存和救助的困境。另外,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检疫、市场的管理职能分别在林业、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存在职能交叉,工作合力不强的问题。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执法检查组建议,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相关法规政策;各级强化属地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作考核内容,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管控机制,在“捕、销、运、食”环节上全链条严查,坚决不留死角。各级林业、农业农村、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承担起各自职责,避免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等引起的管理不畅、执行不力问题。同时要合理规划建设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站,确保需救助的野生动物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

  “贯彻实施好《野生动物保护法》《决定》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 慕德贵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有关公共卫生保障重要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 建立健全和完善执法管理体制,从源头上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王晓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