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芹代表:非遗保护传承大有可为
“我带来了新式样的竹编茶具,还带来了一副竹编赤水大瀑布,过几天我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3月4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天眼新闻全国两会会客厅,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接受访谈时卖起了关子。
去年参会,杨昌芹在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面对中外记者的镜头,向全世界展示了贵州竹编工艺的魅力。
“那次经历令人难忘,也更坚定了我传承、发展竹编工艺的决心和信心。”杨昌芹说。
过去一年,杨昌芹专注于工艺创新和市场开拓,还在村里办起培训班,帮助乡亲制作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现在,改良后的竹编茶具、箱包、服饰,样式更新颖、实用性更强,市场看好,还打入海外市场。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大有可为。”杨昌芹说,“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的重要土壤,通过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形成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相关信息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在诉说第五集 2013-10-12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在诉说第六集 2013-10-12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在诉说第一集 2013-10-12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在诉说第四集 2013-10-12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在诉说第三集 2013-10-12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在诉说第二集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