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国人代会贵州代表团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代表访谈

陈训华代表:做好种养销售“一条龙”服务

【字体:      打印本页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7日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安顺农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批绿色优质的安顺农产品得以走出大山、风行天下。”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市长陈训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陈训华向记者介绍,过去一年,安顺按照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紧扣产业扶贫“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通过聚焦“种什么、养什么”到“种得好”“养得好”再到“怎么卖”“卖得好”,为广大农户做好从种养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有效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

  “选准产业十分关键,如果产业没选好,后面再补救就很困难。”陈训华表示,为此,围绕“种什么、养什么”,结合安顺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山地特色资源禀赋,经过深入调研,确定了蔬菜、辣椒、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水果、金刺梨、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等9个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

  “我们还瞄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知名餐饮品牌连锁商需要的生鲜牛肉烫涮,积极推广‘关岭牛’规模养殖,做大做强做优肉牛产业。”陈训华说,目前,全市“关岭牛”存栏15.5万头,产值5.5亿元,涉及21个贫困乡镇,带动1475户贫困户6230名贫困人口脱贫,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陈训华向记者介绍,围绕“怎么卖”这个问题,安顺市用好“菜单式”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推动“安货出山”、注重市场研究扩大销售终端等多种形式加强产销对接,不断扩大销售渠道,让农产品“卖得好”,帮助种植农户持续增收。

  正因如此,过去一年,安顺市调减玉米种植面积63.72万亩;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8.1%、13.3%、10.5%、3.9%;订单农产品销售额达13.8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1元,同比增长10.1%;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连续7年排全省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农业产业革命,以做大农业产业规模、品牌、市场为依托,加快安顺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陈训华表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