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国人代会贵州代表团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代表访谈

吴胜华:组组通 打通少数民族地区致富路

【字体:      打印本页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8日    

  “路通了、贫困的帽子摘了,少数民族群众从党的好政策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对总书记、对党中央充满了感恩之情,党群干群联系更加密切,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可以说‘组组通’不仅是各族群众的交往交融之路,也是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致富之路,更是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路’,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最高的民生项目。”3月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州州长吴胜华在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时说。

  长期以来,交通滞后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围绕以改善交通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15年,贵州在西部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2017年,贵州又成为首个村村通客运的西部省份。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省委、省政府闻令而动,结合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的实际,按照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不搬则通,不通则搬”及“一组一路”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截止今年春节前,全省建成通组公路7.77万公里,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用两年的时间建成了近8500公路通组路,连通30户以上村民组4318个,提前一年实现了组组通目标,有效解决了山区群众出行难,为山区群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吴胜华说,提前一年实现组组通,让他感触最深的有三方面,一是路通了,群众思路活了,观念转变了,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二是路通了,产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实现了从“人无三分银”到“身穿三斤银”。三是路通了,来往密切了,关系更融洽了,实现“相对封闭”到“共同繁荣”。

  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推动黔南各项工作。吴胜华说:“去年,我州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和民族团结进步指数均达100%,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省排名‘双第一’,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排第五,增速排第三,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命名,被国家民委点赞肯定,说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创建之路,为民族示范创建提供了黔南方案”。

  就下一步打算,吴胜华说,要按照“四好农村路”的要求,把农村公路管好、护好、运营好,彻底改变农村山区的交通状况,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为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