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杨昌芹代表:做大做强竹编产业 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3月7日晚,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通过“云连线”接受了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

  5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非常实在,处处体现了为人民谋福利,处处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处处把我们老百姓放在了第一位。

  让人无比高兴和自豪的是,2020年是全国的脱贫之年,贵州省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一个省份。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让人备受鼓舞。

  特别让我激动的是,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我是一个基层创业者,竹编非遗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是一门传统手艺,我们要把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甚至融入以后每一个时代的生活。竹编手艺与时代审美结合在一块儿,才会有更大的市场,才能够把非遗发展和传承得更好。

  目前,我们公司建立的赤水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学研基地,有106名员工,还与当地177户570人建档立卡户形成了“利益联结”,带动3000名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易地扶贫搬迁户、留守妇女和残疾人。今年初,我们又招了20多名员工,让越来越多的乡亲通过赤水竹编非遗技艺实现脱贫致富。2020年,我们公司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把竹编产业做大做强,做成乡村振兴的文化产业。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竹编产学研基地进一步加强产品的研发。我们的产学研基地是结合生产、加工、销售、研发设计、研学体验、培训为一体的基地。我们会经营好我们的品牌,就像公司的初衷一样:牵手竹艺,牵手更多老百姓,把竹艺发展到极致。

  在产品研发这方面,我们结合高校设计院校、设计师,并结合自己的手艺,开发出更多适合时代、生活审美的产品。比如,目前我们和上海的美术院校进行合作,他们的设计理念与我们的手艺相结合,效果很好。目前,赤水竹编产品80%以上都是私人定制。我们根据客户拿来的设计、样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私人定制,效果就非常不错。

  同时,非遗既属于文化产业,也属于旅游产品,可以进行文化和旅游融合。赤水市具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优势,我们将结合旅游体验、旅游商品来进一步开发我们的竹编产品市场,做好接下来乡村振兴的文化产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 王远柏 李薛霏 图 杜朋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