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智代表:美丽毕节的五彩画卷正在乌蒙山大地徐徐展开
3月7日晚,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第三场举行。
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集智在北京驻地通过“云连线”的方式接受了来自贵阳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等中央驻黔媒体以及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等省内主要媒体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集智
毕节是乌江、珠江发源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生态位置特殊,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启了以开发扶贫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生态文明发展探索,书写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峰竞秀的喜人画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毕节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不断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创造新业绩。
一是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五场战役”成效明显,中心城区和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以上,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威宁草海治理由被央视曝光的典型转变为贵州环保督察整改的正面典型。
二是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三五”时期完成营造林856万亩,完成石漠化治理841平方公里,投资242万元、280万亩的国家储备林项目,是当前全国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面积最大的林业PPP项目,森林覆盖率从48%提高到60%,绿水青山成为毕节的靓丽名片。
三是生态经济加速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广阔的林下空间、良好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中药材、竹荪、天麻、冬荪等林下种养殖业,基本形成以特色经果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为支撑的林业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正逐步形成,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爱绿、增绿、护绿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花烂漫、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毕节的五彩画卷正在乌蒙山大地徐徐展开,精彩的毕节绿色发展故事等待你的讲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薛霏 王远柏 摄影 杜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