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姜涛代表:我的心里“驻”着培养更多“大国工匠”的梦想!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去年12月份,在广东省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贵州参赛代表没有取得好成绩,这让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十院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十分揪心。“各种工种的选手去了50多个,但是总体的成绩都不是很好,而广东省在五十几个项目里拿了将近二十块金牌。”

  高素质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技能人才不足的根源在教育,根据姜涛的调研,他发现贵州80%以上的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不能满足,95%的企业认为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有一些特定的工作我们是招不到人的,比如说焊接专业这块,符合我们生产需求的技工非常难招。这一两个月我们在招适合我们生产所需的员工,但达到要求的焊接人员,到目前为止还没招到。”

  姜涛说,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近年来,技工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人才,但总体上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数量上供不应求,质量上仍待提升。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姜涛在《关于加大对西部技工院校扶持力度的建议》中提到:“加强对西部技工院校资金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采用东西部帮扶模式,把东部技工院校先进的理念、设备、师资引入西部技工院校进行帮扶。使我们西部技工教育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为我们培养更多符合制造强国建设所需的技能人才。”

 

  同时,姜涛还提交了《关于做好“三线建设”文化保护的建议》,这两份建议有3000多字,在建议中,他把问题分析的很深入,文章结构很清晰。今年也是他当代表的第四年,他说,在履职的过程中,自己得到了锻炼,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拿着手中的焊枪,姜涛攻破了一个个国内电焊技术难关,提起笔,他打磨文字,只为提交有分量的建议。作为电焊工人,他平时很少提笔写东西。当选代表后,如何更好地履职,对他来说是个挑战。很多时候,为了做好发言,头天晚上久久不能入眠,学习完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到深夜,又提笔整理发言稿。每到全国两会,他就异常忙碌,除了开会,中午、晚上都要挤出时间接受记者采访。“很多记者说我的表达能力好,其实他们不知道,私底下我并不善言辞。为了能当好代表,我也在向其他的代表学习如何调研、写建议,为了会上的发言,我曾经心里忐忑过,所以我更要做足准备功夫,无数次地修改稿件。”

  作为一名电焊工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姜涛主要关注与工业领域有关的问题。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令他欣慰的是,他提出的部分建议实实在在的落到了实处。“前些年提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去年我提的加大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这个建议,得到了人社部门的回复,相继出台了一些包括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文件,包括技能工人和科技人才岗位贯通这么一些文件的出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