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谋求多点突破 建立闭会期间代表活动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换届以来,为了促进广大代表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江苏省滨海县人大常委会决定,结合中央关于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连续五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面小康、代表先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覆盖全届五年、覆盖全县五级代表,突出代表小组活动形式、突出“代表之家”活动范围、突破活动常规考核人大办法,进一步发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活动开展两年多来,通过精心组织和认真考核考评,各级人大代表自觉担当使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履职动力得到充分调动,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别具一格的活动设计

  创新代表整体履职机制。县人大常委会根据本届人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基本吻合的实际,换届不久就在充分调研和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实施意见,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文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改变代表小组在同一层次代表中按照地域划分的传统做法,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代表整体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为主要目标,积极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参谋助手、监督推进、桥梁纽带、示范带头作用。

  确定“六大员”活动目标任务。一是作政策法规的“宣传员”。通过代表联系选民、入户宣传、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解读全面小康建设标准,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和崭新变化。二是作助推小康的“监督员”。结合县镇人大年度工作计划和人大代表小组活动计划,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热点、难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视察调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建言献策、服务发展的作用。三是作社情民意的“调研员”。围绕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三资管理等专题组织人大代表通过联系走访选民和接待选民活动了解情况、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以及对党委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同时,认真梳理归纳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将相关部门的处理情况和答复意见向群众进行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是作社会矛盾的“调解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平台优势,通过开展“代表选民接待日”等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做好法律法规解读、政策解释等工作,积极协助乡镇(街道)、村(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协调化解工作。五是作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员”。动员各级人大代表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每个人大代表小组结对3至5户建档立卡户,共同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路子,通过精准扶贫,帮助经济薄弱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拉近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六是作招商引资的“信息员”。根据代表身份和工作情况落实相关招商引资和提供信息任务,为全县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贡献力量。

  有计划地开展代表活动。2017年至2019年,县人大常委会连续召开三次县镇人大负责人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全面小康、代表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意见》要求,明确各代表活动小组的活动职责。一是根据代表情况分组,确定代表角色定位。根据代表身份和业务特长把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按照“六大员”类别和进行分组。全县13个镇区2个街道共设立小组90个,制定名册,分组名单上报县人大常委会。二是制定年度活动计划,落实组织工作责任。代表按照区域划分,每个镇为单位,成立“六大员”服务工作协调办公室,负责活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座谈会,明确参加活动各位代表的职责和活动时间要求。县各级人大代表全部参加活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组成人员定向分工到各乡镇指导活动开展。三是确定“五大”活动形式,保证活动内容结合实际。活动主要以“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大宣传”形式,结合小康建设的短板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了解,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和反映。四是注重基层基础建设,强化活动过程考评管理。重点加强“代表之家”和“代表工作站”建设,使“代表接待日”常态化。以乡镇人大和县人大人代委为核心,对代表参与活动的情况和成效进行考核分析,对先进代表事迹加强宣传报道。每年年终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小组和代表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富有特色的活动安排

  把开展活动的内容和代表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展“全面小康、代表先行”主题活动中,干部代表按照县委的“三争”“六为”“八大行动”部署要求,带领单位整体工作不断进位争先;农村代表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在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作出贡献;企业界代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技术改造、招商引资、扶贫解困等方面大显身手;在机关工作的代表围绕“三服务”要求,在服务群众增收、服务基层发展、服务县委中心工作中再立新功。

  把开展活动的形式和落实代表联系群众相关制度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代表联系选民制度,落实一个代表小组联系一个村、一个企业;坚持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述职重要内容,让代表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履职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建设好“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做到有运作制度、有硬件设施、有专人管理、有活动经费支撑。各级人大代表依托“一家一站”,扎实开展学习交流、专题研讨活动;并分批走进家(站)零距离地接待选民,反馈情况,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把开展活动的过程和全面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县乡人大定期组织县人大代表集中培训,培训采取人大业务学习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专题报告交替进行的方式,以活动阶段性安排为主要内容,努力通过代表培训“大讲堂”,进一步提升“六大员”开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委会还针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典型,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活动成果点评会,及时总结推广,引导全体代表在活动中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中心和全面小康建设中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行使职权,不断提高履职水平。

 

  深刻广泛的社会影响

  注重广泛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作用,在《滨海日报》、县人大网站开设“全面小康、代表先行”主题实践活动专栏,定期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代表通过“听风知雨”微信群及时公开自己参加活动的情况。同时,注重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和成功做法,先后在《新闻联播》《人民代表报》《盐阜大众报》等微信公众号作了宣传报道,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注重县乡两级联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会议部署。县乡人大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领导身份的代表带头开展“全面小康、代表先行”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落实代表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县乡两级人大建立联动机制,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交通、物质等便利条件,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建议的落实反馈工作。

  注重效果考核运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建立代表参加活动情况考核通报制度,明确考核标准,把各乡镇组织开展活动的成效和乡镇人大工作考核结合起来,作为乡镇人大工作考评的主要依据;把代表参加活动取得成绩和代表依法履职结合起来,作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时必须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执行履职登记制度,每年对先进乡镇人大、先进代表组、先进代表之家(站)等进行表彰和奖励,将代表履职情况作为推荐下一届连任代表的主要依据。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人民群众欢迎。活动中,宣讲员”先后宣传政策法规110场次,重点讲解宣传人民群众关心的惠农政策、土地确权政策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土地承包法、民法通则等4部法律法规。结合“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每名代表走访群众10户以上。代表联系贫困户3500多户,走访群众1.12万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400多个。(作者:臧必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