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贵州农信:践行普惠金融 聚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贵州农信始终坚持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将工作重心前移至贫困山区,信贷资金优先投向贫困地区,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精准扶贫之路,在服务县域、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金融主力军作用。

  

信贷支农,“对症下药”除“致贫穷根”

  贵州农信坚持深耕“三农”、竭力服务中小企业,持续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以让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三农”和小微等领域倾斜,为支农支小开启了“新引擎”。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精准扶贫“特惠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自“特惠贷”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向88.46万贫困户发放“特惠贷”517亿元,增加了贫困户贷款的可得性;同时,全力满足产业引领脱贫攻坚信贷需求,通过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撬动精准扶贫,提高金融扶贫的精确性和可持续性。

  截至目前,累计支持“500亩以上坝区”贷款252亿元、余额278亿元,带动15.3万户贫困户就业;累计支持十二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318亿元、余额635亿元,惠及93万户,有效支持了生态家禽、辣椒、茶叶、蔬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投放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项目1016个,金额60多亿元,带动1万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创新推出一县一业“深扶贷”支持深度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主体,全省农信社累计投放“深扶贷”39亿元,惠及贫困农户2.7万户。

  今年来,根据疫情形势,以“黔农云”为平台,积极探索“黔农村村通”和“黔农驿站”场景金融生态圈建设,创新推出线上“黔农快贷”“便民快贷”产品。截至10月末,“黔农云”平台注册用户达1155万户,线上发放贷款407万笔、1189亿元,其中发放“黔农快贷”13万笔、38亿元,“便民快贷”49万笔、49亿元。

 

线上扶贫,“黔货出山”搭“网络快车”

  贫困农户在田间地头现场播报,农信员工上直播间代言吆喝,网友分秒必争网络下单,快递小哥快马加鞭线下送达……借助“黔农云”电商平台,镇宁蜂糖李进入直播品鉴u会,纳雍玛瑙红樱桃亮相网络直销,织金竹荪在线上热销,威宁高寒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纷纷跳进了百里之外的省城居民购物车,这是贵州农信“黔农云”平台助力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

  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电商是重要一环。为响应国家电商精准扶贫号召,贵州农信抢抓机遇,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创新推出“黔农云”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其中“黔农云”商城版块以其农信特色、普惠特质、金融特点、公益特征的定位吸引省内扶贫企业入驻,有效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拓宽扶贫企业销售渠道,带动贫困农民增收,真正做到黔货出山正当时,电商扶贫助攻坚。“黔农云”作为贵州农信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平台,不仅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发挥着独特的引领作用,而且营造了电商扶贫的良好氛围,成为金融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又一成功生动实践。截至2020年8月,贵州农信“黔农云”平台农产品累计销售40余万笔、金额50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电商助力的新路子。让消费扶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爱心扶贫正能量持续传递。

 

五张名片,“普惠金融”显“责任担当”

  贵州深耕信用工程、信合村村通、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农民工金融服务和金融夜校“五张名片”,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农信担当。

  开展“农村信用工程”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以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开展以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创建为主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在创建体系中增加“特惠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降低评定条件,提升授信限额,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设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全力帮助农民工创业就业,在贵州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金融知识、致富信息、维权帮助。同时,将农民工金融服务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与省人社厅联合在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挂牌成立“贵州省驻外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收集务工信息,为有劳动能力但无创收项目和就业门路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创业帮助,为企业输送劳动力,为贫困农民工拓展就业渠道;建立“信合村村通”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覆盖城乡的一体化金融服务网络,为贫困地区农户提供均等的金融服务,以村级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率先在全省建立“信合村村通”便民服务点1.66万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开设“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让困难群众享受均等服务,在自主研发和多次实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省开设“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进村入寨为老百姓办理开户、转账等与柜面一样的业务,把营业柜台真正搬到农户家门口,让山区贫困群众足不出村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开展“农村金融夜校”提升贫困群众致富能力,针对广大农村群众金融知识匮乏实际,创新开办“金融夜校”,利用农户晚间休息时间普及金融知识、专业技术和致富信息。福泉、长顺等部分行社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开办“农村金融致富学校”,改变传统金融夜校流动性大、场所不稳定因素,固定为农民提供稳定舒适的学习环境,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信公益,“真帮实助”让“大爱无界”

  在固根铸魂、发力转型的进程中,贵州农信始终不忘恪守企业的社会责任,2013年4月,我们发起成立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通过无偿捐助春晖行动、希望小学、扶贫生态移民、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共向贫困地区实施捐赠项目201个,捐赠资金35.6亿元。在毕节,爱心育才“1+1”圆梦工程让山区孩子圆了大学梦;在威宁石门,农信助学基金助力贫困学子成长;在贞丰鲁容等20个极贫乡镇,“热水袋”工程为山区中小学生送去了冬日的温暖,让孩子们能喝上热水,洗上热水澡;在“9+3”重点县区,“扶贫·兴业·健康行”活动捐赠教育设施、振兴地方产业、村庄环境整治等资金3600万元,致力让贫困地区群众更健康、快脱贫。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通过建机制、捐资金、搭平台、结对子等方式,全力支持务川扶贫开发工作。结对帮扶五年来,贵州农信共投放信贷资金190.95亿元、无偿捐赠资金2.56亿元,支持务川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产业事业发展。全省24家行社结对帮扶务川县25个贫困村,落实帮扶资金3039万元,惠及贫困户29155户。成立结对帮扶思南县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队,连续出台帮扶思南县集体经济发展六个方案,向思南县双山、官坡村6个结对帮扶村各捐赠帮扶资金10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