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互联网+”赋能 寻求人大工作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打造“智慧人大”信息资源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人大”履职新途径,建立了以信息化推动履职现代化的人大工作新模式,为全面履行各项职权和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履职活动提供了新的有效切入点与路径选择。

 

  聚焦“互联网+履职”

  提升代表履职“精准度”

  如东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以代表精准履职、有效履职的实际需要带动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利用率,发挥信息化对于代表履职工作的“放大效应”“联动效应”。

  探索代表“菜单式”履职模式。紧扣县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组织代表对执法检查、部门评议、重点建议办理开展督察等活动,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等开展调研视察活动,通过智慧人大平台,建立网上履职菜单,让人大代表从“纸笔点餐”进入“云上点餐”模式。代表在手机上进行报名或预报名,根据计划活动时间,选择相应活动进行预报名,系统还开启续报模式,给予想参加而未预先报名的代表再次选择的机会,提升履职活动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建立代表建议“链条式”办理系统。设置议案建议提交、审核、分类、分办、承办、催办、督办、答复、评价等各环节,反映“一府一委两院”的办理进度、过程、成效等情况,反映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原案以及督办、满意度评价等情况,并提供议案建议查询、检索、阅读等功能,形成职责明确、任务清晰、环环相扣的“链条式”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格局,并向各级人大代表开放,人大代表在手机上随时查看议案建议办理进度并进行实时评价,实现人大代表对办理过程的“全程可视”。

  实行代表履职积分“量化式”管理。出台了《如东县四级人大代表履职评估办法》,将信息化手段融入代表履职全过程,根据代表学习培训、参加活动、提交建议、向选民述职、办实事好事等履职情况,按照评估办法在 APP上进行积分量化统计和积分排名前 10名上榜,完善了代表履职档案,为进一步管理、表彰、考核、连任提供了依据。

 

  聚焦“互联网+阵地”

  提升载体平台“覆盖度”

  如东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双线模式”进行推进,从抓代表履职线下平台为主向“线下平台”和“线上平台”齐抓共推、深化拓展,逐步形成了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

  “新体系”促人大代表沉下去。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意见》,推动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提档升级,构建以“一中心多站点”为载体的履职平台体系,其中,代表履职中心主要承载代表活动、学习交流、对外展示等功能;代表工作站、联系点则更加侧重向基层拓展和延伸,更加贴近群众、更好收集民意。目前,高标准建成了县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 1个,镇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 16个,代表工作站 70个,代表联系点 179个,实现全县 1400多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进中心进站进点全覆盖,让代表履职既有平台又有舞台,不断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中心”促代表履职活起来。充分发挥县镇两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代表活动、学习交流、对外展示等功能,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手机为终端,在代表履职服务中心预留端口,开发了代表履职服务中心“云地图”,打通线上线下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布置工作、召开视频会议、开展在线学习培训、进行代表履职管理,代表也能及时掌握人大工作动态、进行建议提交、开展互动交流。充分利用好线上线下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先后召开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待代表、列席代表座谈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畅通常委会与代表的互通互联渠道,提高了使用效率。

  “多站点”促民情民意带上来。在建立线下代表工作站和代表联系点的同时,延伸建立网上代表工作站和代表联系点,提供掌上联络站二维码名片,开展线上接待选民活动,收集选民意见建议。在网上代表联络站,代表照片、联系电话、职务等信息一目了然,群众随时可以通过平台二维码向本选区代表反映问题,参与各项测评、问卷调查、法律草案意见征询等,代表将选民反映的、自己收集的问题通过手机向履职平台寻求解决,借力二维码,把联系接待群众的窗口延伸到车间、田间、地头,畅通代表与选民的互通互联渠道。

 

  聚焦“互联网+监督”

  提升监督工作“可感度”

  如东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智慧人大”的建设,打通人大机关与政府、司法机关间的联动渠道,使人大监督从事后监督转变为过程监督,从定性判断转变为科学的量化评价,逐步实现人大监督的数字化、实时化、智能化。

  “全过程”运行预算联网监督。积极稳妥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对预算联网监督室进行升级改造,更新会议系统。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规范监督程序,加强预算联网监督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对预算大数据的查询、分析、预警、纠错功能,实现财政部门与人大的实时互联互通,将政府各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置于人大监督之下,真正实现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有效监督。

  “立体式”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建立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系统,通过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办单、人大评单形成立体式监督模式,采取分工联系、上下联动、代表参与、结果评价的方式,加强对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实事情况进行监督。承办部门在智慧人大平台上实时上传民生实事执行计划、执行情况、办理进度,监督推进小组和代表个人可实时对实事推进情况提出建议,承办部门予以回复,有效加快了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

  “清单式”开展专项行动监督。围绕县委推进“清水绿岸”提质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扎实开展督查助推“清水绿岸”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各镇区街道人大和人大代表将在“问河长”、河道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随手拍”,并在智慧人大平台上实现“随时传”,及时反映问题,有效提升了治水监督工作质效。

 

  聚焦“互联网+宣传”

  提升人大宣传“能见度”

  如东县人大常委会以“互联网+”为驱动、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深耕宣传资源、强化宣传效果,推动人大宣传工作提质增效。

  全方位贯通“宣传窗口”。打造新时代人大宣传智慧窗口,形成“一网一号一系统”平台体系,打通如东人大网站、如东人大微信公众号和智慧人大 APP三个平台,实现三大平台体系数据共享、功能融合、无缝对接,及时发布更新知情知政信息和人大动态,包括法律法规、常委会要闻、人事任免、代表工作、乡镇人大、公告通知、学习交流等各类信息,实现对代表需求的科学分析、有效洞察,进而真正实现高效的分众化传播、精准化传播,有效扩大人大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大力度抓好“典型培树”。人大代表学习、调研、视察等活动通过“智慧人大”实现“全景式呈现”,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收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等事迹和图片资料,从中提炼完善,把代表履职事迹写深、写活,从而生动形象地展现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精神风貌。在发挥效用上下真功夫,切实发挥代表作用,提高代表履职参与积极性和素质,围绕代表履职活动的全脉络,做到全程参与、及时汇总、系统报道,在节奏上形成层层推进的宣传攻势,实现宣传与具体工作的同步推进部署。

  多维度丰富“履职行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结合工作安排,开展代表助力小康“五项行动”、清水绿岸等主题实践活动,乡村振兴专题调研等,全面反映人大各类履职活动,着力督促解决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打破工作壁垒,改变信息“孤岛”状态,加强宣传工作联动,畅通人大机关内宣渠道;提高社会各方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把“智慧人大”真正建成宣传普及人大知识和法律法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现县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委依法履行职权情况的平台,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