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高质量”推动代表议案建议落地落实
佟海燕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大常委会改革创新,依法履职,聚焦“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落实高质量”三个关键点,持续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打造“民情快递”特色品牌,推动了新区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聚焦内容高质量
解决“会不会提”的问题
紧扣“提得出”。每年区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有计划、分批次举办代表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组织代表进行集中培训,邀请全国和地方人大的资深专家,就如何提出议案建议进行授课辅导。坚持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邀请代表参加专题询问、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通过区人大“刊网微视”平台推送履职知识,不断拓宽知情渠道,确保议案建议有针对性。代表们所提建议由原来的“不会提”“不敢提”变为“善于提”“主动提”,建议数量从 2017年的 276件,增加到 2021年的 408件,建议的针对性也越来越强,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学前教育体系构建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方面建议,推动了区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紧扣“提得好”。强化“三联系”,通过“线下”96个代表工作站和“线上”代表履职服务“双平台”、常态化监督营商环境、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等载体,鼓励代表走街串巷、进门入户,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和民生难题“大排查”,把调研和思考沉淀为接地气的议案建议。建立“三审制”,加强综合分析,分别由代表小组、镇街人大和区人大进行审核把关、修改完善,对题目过大、内容模糊、不切合实际的议案建议退回重提,做到依据充分、明确具体。
紧扣“提得有动力”。将高质量提出议案建议纳入代表履职守则,作为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履职平台自动记录生成得分,结果与代表的连选连任相挂钩。在此基础上,每年评选优秀代表和优秀建议,激励代表们比着干、抢着干。如庄学海代表结合规模化供水覆盖率偏低、单村供水村庄无专业管理人员等问题,在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建议”,推动区政府编制农村供水专项规划,投资改造提升 16座规模化水厂,为村居安装上了净水机。
聚焦办理高质量
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
交办“有招数”。“招数”包括 3个:第一,集中交办,人代会后召开常委会会议,集中交办大会建议,闭会期间的建议随收随交;第二,重点交办,突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研究确定每年的重点督办建议,专门形成督办单,确保重点解决。如针对代表提出的涉港危化品隐患整治建议,区人大实施重点督办,促进区政府以建设青岛港港外危化品堆场为突破口,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进规划调整、土地出让和环境评估等工作,对储运环节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打击;第三,一体联办,探索建议办理和票决制一体联办的新路径,将代表建议中关注度高的工作列入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库”,坚持月调度、季视察、年中年底双测评,推动了居民液化气罐配件更换、镇域消防队伍建设等工作开展。
督办“有韧劲”。实行“专委会+团队”和“视察前调研、视察后再调研”模式,用好用活专家智库,加快推进办理进程。探索创新“询问督办法”,将代表建议反映集中的热点带入专题询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如“断头路”和物业管理是建议办理每年都要涉及的领域,区人大将这两项工作作为城市管理专题询问的重点问题,代表当面提问,部门现场解答,并组织询问意见落实情况的“回头看”集中视察,推动新区打通了月亮湾路等 32条断头路,农民公寓等213个无物业小区实施了规范化管理。
推进“有章法”。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健全完善《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与区政府建立“互动互联互商”机制,通过履职平台实施全流程信息化,完善交办协调机制,及时向代表反馈办理情况,力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努力提升代表满意度。在推进过程中,公布议案建议的领衔代表、主要内容和承办单位等信息,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让办理工作“晒在阳光下”。如在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推进惠民早餐工程的建议”办理上,区政府建成运营便民早餐点 101处,惠及市民 8万余人。针对这项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制播了两期“人大代表话心声”和“人大代表在身边”电视栏目,集中跟踪宣传办理成效,进一步扩大了代表建议办理的社会影响力。
聚焦落实高质量
解决“干得好不好”的问题
专家搞评估。在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邀请区委党校和驻区高校等专家,分析评价建议的总体办理情况,重点梳理研究代表不满意、需要续复续办的建议,形成评估交办意见,由承办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区政府针对近年来反复提起的建议,实施重点攻坚,建立专项台账,目前平江路打通、大洋河路环境提升等14件建议已按时间节点全速推进,荒里水库报废、五台山路和嘉陵江路西延两件建议由于涉及政策规定不再继续推进,并做好向代表解释的工作。
常委来打分。连续两年组织对 26个政府组成部门的评议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各部门的述职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当场公布评分,将结果报送区委、通报区政府。这项评议工作在全区综合考核中单列 10分,加上 10分的人大整体工作考核,区人大在新区考核中有 20分的“话语权”。此外,及时形成和反馈评议意见,在第二年评议时听取整改情况汇报,推动各部门锚定目标,全力提高办理水平。如通过抓住评议这个“牛鼻子”,督促区卫生健康局、区海洋发展局在牵头负责的医疗卫生和海域海岛两件议案办理上,出实招、下实功,出台了医疗卫生“50条”计划,改造提升了 479处村卫生室。
代表“做裁判”。把听取和审议政府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列入区人代会的正式议程,由常务副区长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代表口头汇报办理工作;会中组织代表审议,大会作出决议,由区委办公室组织代表打分,得分情况纳入全区综合考核体系;会后细化责任分解,强化跟踪督办,评选建议承办先进单位,打造了议案建议从“提出”“督办”“解决”到“评价”的完整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