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高大上的立法是怎么“接地气”的?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日,在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文化活动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上海市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办法(草案)》意见征询会正在这里举行。与会人员除了各部门的政府公务人员,还有企业代表、法学专家等。

  记者在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基层行立法联系点专场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实现全过程民主,许多“高大上”的法律法规从这里接上“地气”,实现了立法征询的“下达”和社情民意的“上通”。

 

  图说: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基层行立法联系点专场活动在奉贤区举行。宋宁华 摄(下同)

 

  专业领域立法听取专业意见

  记者在意见征询会上看到,不同于养老、医疗之类的民生话题,当天要听取的意见涉及的是建设专业领域立法,因此与会者基本都来自行业内的专业人士。

  “好点子来自基层。大家是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希望听听大家的真知灼见。”市司法局立法三处副处长朱敬直截了当抛出话题。与会者发言也是有备而来,针对承发包管理、程序,以及违规行为认定等条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奉贤区青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上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一个缩影。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考察基层立法联系点时,首次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基层立法联系点就像一辆“直通车”,是践行和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平台之一,一头连着立法机构,一头连着基层民众。2018年开始,上海市探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今已经从10家增加至25家。

  青村镇司法所所长盛志新介绍,自2020年7月以来,青村镇立法联系点共计接收各类立法草案征询任务11件,组织开展或参加立法意见征询会15次,提出意见建议96条。其中,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地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办法(草案)》在前期征询意见时,青村联系点汇总的针对鼓励建设农业设施的问题的修改建议,被全部采纳。

  此外,在《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务办法(草案)》征询中,10家村居立法信息采集点均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召开了意见征询会;在《上海市职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草案)》征询中,奉贤区还利用临港南桥科技城资源,开展现场无人驾驶演示,使群众更直观了解无人驾驶现状。

 

  图说:奉贤区青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

 

  “家门口”普法的“民心工程”

  这边专业领域立法意见征询会严肃认真,记者来到同在青村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另一间房间,则完全是另一番热闹轻松的景象。

  当天下午,“阿傅故事会”上,来自“草根”的演员们正用奉贤本地话,上演一出老人和子女关于房产继承的普法脱口秀。奉贤区人大代表傅永辉饰演的女儿运用法律知识既调解了家庭矛盾,又维护了老父亲的权利。台下的观众多是中老年人,颇有共鸣,表演中不时响起掌声笑声,结束后有的老百姓依然意犹未尽,围着“阿傅”现场咨询起了问题。

  原来,这是由傅永辉牵头成立、并担任主创人员的一个“文艺宣法”品牌,于2012年推出,每月一次深入各村宅基睦邻点开展“讲故事、懂法理、辩是非”活动。她告诉记者,自从2016年成为奉贤区人大代表,就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人大代表接待点,居民有什么急难愁事情,都可以直接拨打她留在窗户上的手机号码反映情况。如今,傅永辉又多了一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的身份。她常跟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有闲话尽管讲,不讲白不讲,讲了不白讲!”

  在奉贤,还有不少像“阿傅”这样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平时他们是法治宣传员,遇到纠纷成了调解员,闲暇时间出门遛弯时还是编外巡逻员,把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村里的调解主任时,就是村里的信息员。”青村镇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身边的法律明白人”,将法治宣传思想渗透进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家门口”普法的“民心工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