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积极开展代表活动 强化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智慧化服务为保障,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实践,不断推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活动的深入开展,代表与群众联系的紧密性不断增强,代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

 

  建制度“全要素”组织引领

  建立健全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以制度管“总”,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立规矩”画杠杠”。

  一是制定出台《盱眙县人大代表履职建档意见》《开展盱眙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两化三起来”活动实施意见》《开展人大代表“三联三知”实现代表履职高质量的意见》《盱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评估办法(试行)》,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二是对代表闭会期间开展履职活动进行量化,规定每名县人大代表联系所在选区 10名选民;每月 16日为代表接待选民日;每年要参加集中视察活动 4次以上;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一次集中学习交流、一次深入调研、一次专题视察、一项专项工作评议、一次县乡组织的执法检查”“五个一”活动;及时填写代表履职登记簿;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办实事,提出意见建议有“硬性指标”,实现代表履职由定性要求转向定量要求,给代表履职“上紧发条”。

  三是建立健全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双联”工作机制,全县 1089名五级人大代表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全部“编组进站”接待选民联系群众,建立“周接待、月处理、季跟踪”的代表联系群众运行模式,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四是建立评优评先制度。县人大常委会每年评选一次优秀代表建议和优秀代表,并在人代会上进行表彰,激励代表依法履职、积极履职、有效履职。

 

  畅通道“全覆盖”搭建平台

  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是新时期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关于规范提升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意见》,在各个镇街全面设立人大代表之家的基础上,围绕有阵地、有制度、有办公设备、有公告公示栏、有代表联系卡、有接待选民记录簿“六有”标准,全县共建立代表工作站 50个,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人口密集小区等显著位置合理设置智慧人大触摸屏18处,为每名人大代表量身定做手机APP、网上代表之家等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同时,马坝、黄花塘、天泉湖、穆店、管仲等镇还设立 8个代表工作室,将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延伸到村居社区,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全覆盖。全县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普遍实行县镇人大代表或人大联络员值班制度,做到常态化开门办公、制度化接待选民群众。这些工作平台的建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时空的“突破”,有效解决了代表联系群众履职平台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代表履职实效,促进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交流和沟通。

 

  强活动“全过程”聚焦民意

  创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把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物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具体化活动和项目,拓展代表履职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力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通过代表“走、接、联、述”,定期走访选民、定期接待选民、定期联系选民、帮扶低收入农户、为民办实事、收集社情民意为民代言、回原选区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等活动的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人大代表在依法履职、联系群众、为民服务方面所作出的代表行动、代表实践。

  一是形式多样地开展宪法日宣传和接待选民活动,各级人大代表走上街头、田间地头、企业,深入群众之中开展宪法和法律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依法守法的法治氛围。

  二是做实人大代表“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按照企业家代表帮扶省市重点经济薄弱村、其他代表每人联系 1至 3户不等的低收入农户帮扶模式,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确立的“千”要实用、“百”能带动、万”有温度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扶贫济困工作中来。近年来,企业家代表为挂包经济薄弱村引进扶贫项目 40个,投入资金物资 1000多万元,五级人大代表共为低收入农户帮助解决就业岗位 380个,捐资助学1100人次,代表力量”为全县低收入农户如期实现脱贫作出了贡献。

  三是将联系职务知责任、联系选区知社情、联系选民知民意的“三联三知”代表高质量履职活动贯穿代表联系群众始终。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千百万中的那个我”“为民履职二三事”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接续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好声音,充分展示了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履为民服务的风采。四是多渠道征集民意,将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最具体最广泛的实践,从民意收集、项目征集、代表票决、项目实施、跟踪监督“全链条”闭环运行,代表票决“代”出了民意最大“公约数”,“决”出了民心相通“同心圆”。

 

  赋智能“全天候”服务保障

  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全国人大办公厅《关于通过网络平台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实施意见》,针对代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不紧密不及时、代表管理监督不科学不到位的实际情况,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信息化建设,创新开发智慧人大系统,有效破解代表高质量履职难题,全面提升代表工作水平。盱眙“智慧人大”系统包括县人大官网、网上代表之家、县人大触摸大屏、镇街人大触摸小屏、微信公众号、代表履职手机客户端、智慧人大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七大板块,集“服务保障、联系互动、督促管理、宣传展示”四大功能于一体,在功能上以保障服务评估代表履职为重点,兼顾县镇人大工作的宣传展示等其他功能;在设备上以触摸屏、手机 APP软硬件开发为重点,结合网站使用;在效率上做到动态化、实时化、便捷化;在覆盖面上,做到人大机关、各级代表、选民都可灵活使用,做到代表知情知政、学习培训在线完成,代表与群众在线互动,代表履职在线评估,人大工作和代表风采在线展示。“智慧人大”的建设运行,实现了代表选民群众良性互动,是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直通车”。借助“智慧人大”平台优势,创新开展代表建议“月月提”活动,有效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选民群众可以通过盱眙网上代表之家、手机微信公众号、镇街人大代表工作站触摸屏、履职 APP与代表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使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延伸到最基层,实现了“全天候”“面对面”。近年来,创新开展的“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民声面对面”现场问政活动,每年选择 10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一件一件地跟踪落实,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