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大:全国首部以“两个健康”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施行
2021年11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通过《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为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将推动温州“续写创新史”。这是我国首部以“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的改革“试验田”。条例共八章四十七条,从要素保障、创新发展、政务服务、亲清政商、规范引导和监督检查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着力体现温州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厚植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沃土。
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动力上下大力气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力,是条例分则首先要解决的任务。
条例“要素保障”一章聚焦土地、人才、金融等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如在人才政策上,打破唯学历论,规定建立以岗位经历、年薪待遇、实际贡献为主要标准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评价机制。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之痛。条例立足温州实践,着墨甚多:扩大无还本续贷业务规模,鼓励采取不动产按份额抵押、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技术产权证券化融资等创新扶持措施,降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立法诚意满满。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花大功夫
“由于国家层面有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级层面有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我们立法选题之初,就一直在探寻如何打造温州版优化营商环境立法。”温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王旭东如是说。
为此,条例分“政务服务”和“亲清政商”两个篇章表述“优化营商环境”的体例,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和地方辨识度。
如政务服务领域以数字赋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专条规定“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系统”;推行“最多评一次”,通过整合编制报告,由有关部门开展联合审查,为涉企鉴定评估“瘦身”。
“亲清政商”章规定了畅通政企交流、实施“精力减负”、涉企紧急事态应对机制、柔性执法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十大举措,是国内首次以专章形式规范亲清政商关系的立法成果。
在“两个健康”双向调整上作大文章
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为此,条例设“规范引导”专章集中落实教育引导的精神。
条例鼓励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人士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承担向上向善、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弘扬“义利并举、善行天下”的“温商精神”。
近年来,温州民营企业正迈入“接班”的高峰期。“青蓝接力”正是温州支持企业破解“成长的烦恼”、培育二代接班人的创新举措。条例明确,通过建立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人才库,开展理想信念、国情省情市情、能力提升等教育,推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做好传承接力,在新老接棒中呈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蓬勃之势。
此外,条例增设“监督检查”章节,纳入“两个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制度、政策措施制定及评估清理机制,并规定了容错免责条款,从而完整地构建了“监督检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