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滁州人大:奏响民生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滁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在推进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中,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提出要把行动与安徽省“暖民心行动”、滁州市为民办十件民生实事以及“一改两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滁州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行动,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反映上来,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5月底,各级人大代表共提出12795件建议,其中公交、能源和邮电方面1226件,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和综合经济方面1052件,农林牧渔和水利方面1968件,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方面2534件,科教文卫和体育方面1841件,乡村振兴3249件,全市重点开展的工作和群众关注的民生小事占比相对较高。

 

  2022年2月10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率队赴明光市调研“同心合力助推乡村振兴”1号议案办理情况。摄影/张丽

 

  民生“抓”起来

  6月14日上午,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专题调研。老年人助餐问题、停车场建设、基层矛盾如何化解……人大代表们详细地了解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总结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要做好与中心工作结合的文章,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扩大成效,狠抓办结率和满意率,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服务支持。

  据了解,近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市委部署,融入中心工作,统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按照“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深化“一个聚焦、四个聚力”工作思路,全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常态化联系基层一线,扎实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为办好民生实事贡献人大力量。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举办“市人大机关代表开放日”活动,征求代表对人大及人大机关工作的意见、建议。摄影/张丽

 

  在日前召开的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座谈会上,滁州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指出,要深入推进省人大常委会“聚民意,惠民生”行动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强化法治保障,对标“一改两为五做到”标准,察民情、聚民意、惠民生,努力做到为民服务走在前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民意“聚”起来

  民意是基础,“汇聚”全不全、准不准、勤不勤,决定着代表建议提得好不好。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人大代表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摸索出了各种“妙计”“攻略”,真正“走进去”“沉下来”,让民意“融进去”“聚上来”。

  “最近早点生意怎么样?疫情期间,有没有什么困难?”滁州市人大代表、琅琊区鼓楼社区党委书记汪星特意避开早点店用餐高峰,和店主聊聊最近的生意情况。

  “社区居民绝大部分是上班族,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我们入户访问在时间、方式上要灵活把握,不能生搬硬套。”汪星深有体会地说,入户访问要完全以群众为中心,什么时候访、访多长时间、登门进屋坐着访还是电话预约线上谈,都要由群众说了算。

  明光市横山村的安徽省人大代表柏培松则是运用“碰访”“专访”办法,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茶余饭后去“碰”老乡、“拉家长”,专门就群众关心的问题听听大家的想法和建议。

  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了各种“攻略”,到人民群众中去,把心沉下去,民意才能升上来。

 

  民事办起来

  民意重汇聚,更重落实。办好民生实事,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更是广大群众的心愿。随着一件件代表建议被迅速交办、转办,一件件实事被迅速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在凤阳县小岗村,看着灌溉渠中的水滚滚而来,村民程夕兵喜从心来:“‘引淮润岗’工程真是滋润到咱农民心里,以后再不怕干旱了!”程夕兵是该村种粮大户,对缺水感受很深。他在担任滁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期间建议凤阳县在“引水上岗”工程的基础上再实施“引淮润岗”,利用“双水源”,彻底改变小岗村水资源匮乏状况。

  滁州市、凤阳县人大常委会认真督办该建议,组织开展多方调研,推动“引淮润岗”工程尽早开工,惠及小岗村民。今年4月20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和群众齐聚小岗村,打开了“引淮润岗”的出水闸门,当汩汩的淮河水流入小岗蓄水池后,在场的农民拍手称赞。

 

  民心暖起来

  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如何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关键环节,建立了“宣传发动”“走访调研”“主题征集”“属地责任”“定量上报”“初审把关”“快交快办”“台账月报”“调度督办”“结果反馈”等十项制度,提出了具体的量化要求,狠抓意见建议落实。特别是对代表意见建议交办作出了“交办不过周,一个部门单独办理的不过月,多部门联合解决的不过双月”,以及“重要问题随提随交、随交随办”等规定。据统计,实行快交快办后,收集上来的意见建议九成以上及时得到了处理,效果初步显现。

 

  2022年6月14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南谯区部分街道,专题调研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情况。摄影/张丽

 

  滁州市各级政府迎难而上,狠抓办理落实,努力实现沟通率、见面率、参与率、办结率、满意率5个100%,让回复更有“底气”,让结果更暖民心。

  各办理单位对于代表提出的每一件意见建议都注重与代表动态沟通,将办理与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我提出了‘关于保障全县血透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的建议’,第一次沟通时,来安县政府相关部门登门征求我意见,了解病人情况。第二次沟通时,问题基本解决。县政府为全县血透病人在疫情期间开通绿色通道,病人治疗有保障了、忧虑解除了。”安徽省人大代表姚艮平满意地说。

  各个承办单位在办理代表建议时不拘泥“个案”,而是“推而广之”解决好一类问题,切实提高了代表满意度。滁州市人大代表毛文章提出关于复工保障生产、生产助力防疫的建议后,天长市政府组织专班,研究有关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摸排企业物流情况,出台了《天长市企业封控运行工作方案》。

  疫情期间,天长市保持正常生产的规上企业达200家,许多重点企业的产能基本上保持在60%以上。毛文章高兴地说:“我为天长市政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发展工作,认真办理建议的做法点赞。”

  滁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在提出一件件议案建议、开展一项项调研视察、助力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代表作用,体现了最能集中汇集民情民意、民智民慧的独特优势,倾情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通讯员 张丽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彭东昱 施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