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人大:“六个联动”破解监督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宜宾市翠屏区人大常委会探索运用“六个联动”机制,创新基层人大监督方式,着力破解监督难题。
市区镇一盘棋联动,破解“墨守成规”问题。翠屏区人大常委会将“三联三定”机制和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双联”机制相结合,逐步形成“市—区—镇”三级人大多层次、开放式的“一体化”互动格局。一方面,市、区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推动市、区两级人大监督同步、部署同步、时间同步、要求同步、推进同步。例如,结合市、区两级监督计划,按照“市级牵头、区级协同”的方式,联合开展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调研。另一方面,印发《关于建立“三联三定”工作机制的通知》,由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委室定向参加人大监督工作、定期参与为民办实事活动,规范基层人大工作。
宜宾市翠屏区五级人大代表集体入驻代表联络站。(翠屏区人大常委会供图)
代表凝聚接力联动,破解“各行其是”问题。针对驻地全国和省人大代表数量少、组织活动难等问题,翠屏区将全区1270名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统筹编入48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主题式集体入站”活动,组织各级代表参与人大监督工作。同时,针对区、镇人大代表所收集意见建议受到代表层级权限限制等问题,以“代表接力”形式,将超出本级办理权限的意见建议,协调交由上一级人大代表进行反映和交办。北门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区人大代表邱丽华和市人大代表张波就通过“代表接力”的方式,将收集到的“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绿色通道撤销刘臣街二医院公交车站点”2个建议在市人代会上提出并转办。
特定领域专业联动,破解“泛泛而谈”问题。组建法治、教育、农业等专业代表小组,让“专业代表”进行“专业监督”,提出专业问题,给出专业建议。同时,推动“外行”变“内行”,在开展监督工作前向代表提供相关参考资料,邀请资深业内人士或专家学者为代表专题授课,为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奠定基础。今年以来,翠屏区人大常委会已组织开展人大监督专题培训12次,组织专业代表开展调研、视察等监督工作3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翠屏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跨区域调研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翠屏区人大常委会供图)
代表跨越区域联动,破解“故步自封”问题。翠屏区人大支持和鼓励各代表小组围绕市区中心工作和重点领域,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文脉大道项目建设等工作,联合组织开展跨区域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例如,合江门街道人大工委、金秋湖镇人大主席团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组织各级代表对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情况开展联合视察。
建议收集办理联动,破解“敷衍了事”问题。以开展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创建工作为抓手,通过“建点—连线—带面”全面铺展基层群众意见建议收集网格,分层分级加强代表履职培训,把好代表建议“源头关”。出台《宜宾市翠屏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反馈工作制度》,建立“人大代表专题调研+人大常委会各委(室)跟踪监督+政府部门实时反馈+办件结果满意评价”的意见建议办理“4+”反馈机制,加强对建议办理质效的“评定关”。2021年以来,对区五届人大八次会议62件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督,对6件重点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对3件一般建议的办理结果予以重新定级,代表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三方督办协调联动,破解“落实不力”问题。翠屏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区纪委、区委目标绩效办以代表建议督办促落实,通过联席会商、联动监督、互动交流等形式,加强与纪委专责监督、区委目标绩效办工作监督的协作配合,形成问题收集、建议办理、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今年以来,各级代表通过各种形式收集到相关问题193个,现已办结并反馈146个,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