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三个坚持”推进“数字人大”建设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形成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一体推进的总体布局。江苏省宿迁市人大常委会明确“三个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总抓手和突破口,以数字化改革成果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宿迁实践,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一网通办”

  提升履职效率

  建设“数字人大”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重大创新,是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人大“四个机关”的重点举措。

  近年来,宿迁各地人大机关纷纷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仅市人大常委会就先后建成了“宿迁人大”网站、“宿迁人大在线”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宿迁人大民情等。今年以来,各类线上人大工作平台点击量突破100万人次。

  在信息化时代,必须打破信息孤岛,以数字赋能全面提升人大履职能力水平。“要坚持‘一网通办’,提升履职效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益在专题部署会上“定调”。

  为推动实现数字化技术与人大履职行权深度融合,宿迁市人大全面梳理提交立法、决定、监督、任免、代表工作等业务数据,参与建设涵盖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信息、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履职信息、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信息、机关办公信息在内的人大信息资源库,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

  为推动人大工作与其他各方面双向联动,宿迁市人大参与建设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统一呈现的人大综合性一体化平台(包括PC端和移动端),为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一府一委两院”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社会公众等五大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推动实现人大信息“线上”“线下”上下互补,宿迁市人大参与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分别为代表工作、立法工作、监督工作、决定工作、选举任免工作、会议阅文、公众参与和机关办公子系统,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办事效率、活动效率。

  

 

 

  坚持高位协调

  确保统筹有力

  “数字人大”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贯彻系统观念,凝聚统筹推进合力。9月29日上午,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贯彻全省“数字人大”建设会议精神,会议印发了《宿迁市“数字人大”建设工作方案》《宿迁市“数字人大”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名单》《宿迁市“数字人大”建设工作专班名单》。

  制定统一方案。宿迁市人大已对照全省“数字人大”建设“1183”总体建设架构,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制定《工作方案》,梳理项目建设主要任务,提出工作进度计划,对全市“数字人大”建设进行具体布署和安排。

  集中统一调度。宿迁市“数字人大”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任组长,统筹谋划全市“数字人大”项目建设工作,及时协调重要事项,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成立建设工作专班,为项目组、专题组、项目监督组,既抓好市本级“数字人大”建设,又协调县、乡两级“数字人大”建设,形成工作合力。

  协同统一推进,根据江苏省人大相关部署和要求,大力促进全市人大系统“一盘棋”推进“数字人大”建设,确保与省人大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步调一致。

  

 

 

  坚持按时保质

  走在全省前列

  实践中,各地人大的相关平台和应用往往各自为战、互不相融,面临着数据共享度不足、业务协同度不高、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普遍困境。

  “省人大有部署,我们就有决心,把‘数字人大’2.0版干好、干成一流”。对“数字人大”建设,宿迁市人大机关已经有了成熟的推进计划。

  抓时间节点。《宿迁市“数字人大”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22年10月底前完成数据收集,2022年11月底前完成数据迁移,2022年12月底前实现试运行,2023年6月底前形成“数字人大”2.0版,严格对标对表省人大有关工作要求。

  抓建设质量。以“好用、管用、实用”为建设目标,全面提升数据共享性、业务协同性、使用安全性,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综合集成的数字人大运行机制。

  抓使用效能。立足拓展学习宣传、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履职等人大职能,以及网上代表联系工作、人大资讯、数字会务等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具有宿迁市人大辨识度的全链条数字履职体系。(作者:曹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