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福建人大: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9月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发出公告,即日起至9月30日,任何单位和公民均可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立法项目建议,或选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出监督工作建议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建议。这是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福建人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履职尽责,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学习宣传“走深走实”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福建人大迅速行动,在全省各级人大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突出做到“快、广、深”,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传达学习突出“快”。2021年10月18日、22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闭幕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10月18日、25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两次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及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提出贯彻意见。随后,覆盖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各级人大代表的座谈会、培训班、专题学习班陆续举办,确保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宣传宣讲突出“广”。省人大常委会两级党组成员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引导基层人大、各级人大代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积极协调省委宣传部制定专门的宣传方案,并下发给全省各级宣传部门,组织全省各级报、网、台、微、端全媒体资源开设专版、专栏,立体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各级各部门和人大代表学习贯彻的做法及成效,大力营造浓厚氛围,全面激发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研讨阐释突出“深”。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福州的孕育和实践”专题研讨会,举办“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理论研讨班,进一步加大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研究阐释,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理念与重大实践的溯源研究,为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服务。

 

  2021年12月28日,福建召开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举措。摄影/肖春道

 

  贯彻措施“有力有效”

  2021年12月28日,福建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省长,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领导,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设区市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等参加。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市、县(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设分会场,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福建对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高度重视。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若干措施提交会议研究,并于2022年4月正式印发:

  ——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把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党委年度工作安排要对人大工作作出部署,每届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每年至少听取一次人大常委会工作汇报。把党委领导人大工作、“一府一委两院”接受人大监督、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人大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及巡视巡查内容。

  ——发挥人大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等制度,保证人大行使各项职权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推广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票决制,开展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推进公民、港澳侨台代表人士列席旁听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发挥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试验性作用,注重开展“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彰显地方特色,解决实际问题;人大牵头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规草案,对有关部门负责起草的地方性法规提前介入、加强协调;各级人大每年选择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由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监督;对加强执法检查、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司法监督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

  ——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适当增加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适当增加人大机关编制,配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力量,规范各级人大内设机构。

  福建省人大制度研究会负责人表示,这些举措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全省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履职“可圈可点”

  一年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找准履职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牢记“国之大者”,服从大局、服务大局,这是人大的责任和担当。

  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一周年之际,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建勇先后组织带队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调研、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学习调研和“四大经济”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为省委提供重要决策参考。4月初,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毅担任福建援沪医疗队临时党委书记,带领2000余名医护工作者驰援上海,在抗疫一线筑起钢铁长城,实现无一例病亡、无一例院感、无一例复阳、无一例医疗事故。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福建省人大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坚持急用先行,主动“选米下锅”,成立立法工作专班牵头起草重要法规。今年以来已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土壤污染防治、全民健身、动物防疫等方面法规12项。积极探索“小切口”立法,制定《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受到广泛关注,得到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如何让监督的“牙齿”越来越硬,老百姓十分期待。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就消防法及本省消防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就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等工作情况开展三级联动监督,监督“利剑”愈显锋芒。

  倾听百姓声音,反映社情民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福建省在1100多个乡镇、街道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并在条件具备的村、社区建立2500多个联络点,对五级人大代表进行统一混合编组,开展经常性的联系人民群众等活动,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启用福建省三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代表履职”,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为了让社情民意能够直达党和政府,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打破传统的代表建议工作模式,在素材准备、内容把关、沟通协调等方面建立五项机制,协助在福建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福建代表团共提出建议305件,全部被纳为正式建议,并转交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取得良好效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建人大要对标对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党中央部署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按照省委要求,认真谋划推进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省委部署要求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大局中展现人大‘永远在线’的时代担当。”梁建勇强调。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