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平顶山人大:“三个突出”助力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把牢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平顶山“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赋能添彩。

  一部部载满民意的地方性法规,一场场关注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座谈会,一个个闪耀在城乡的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同见证了平顶山市的转型之变。

 

  突出“重”,担当作为服务大局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突出一个“重”字,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精准编制人大“一要点四计划”,聚力服务中心大局。

  中国尼龙城是拉动平顶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将助推中国尼龙城建设作为重点监督议题,推动中国尼龙城先后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型功能材料发展产业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从“煤城”到“美城”,一直是平顶山人民的追求和梦想。市人大常委会统筹运用法定职权,助推平顶山从“煤城”到“美城”实现华丽转身。抓住营商环境优化这个关键,连续3年组建专班开展专项督导,督促整改各类问题4大类136项内容。通过《平顶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用法治力量为营商环境优化保驾护航;连续三年围绕助力农业转型发展进行跟踪监督,专题调研绿色食品城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工作;把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打好监督组合拳……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任务开展人大工作,推动平顶山市先后迈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序列。

 

  突出“创”,守正创新探索实践

  突出一个“创”字,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以创新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小切口”立法是各地为精准解决问题、推进地方立法精细化的生动实践。《平顶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平顶山市汝瓷文化保护条例》,聚焦“小切口”,用“小选题”体现地方特色,用“细内容”突出务实管用,用“瘦体量”展示鲜明主题,用“聚民智”彰显立法为民,虽然“切口小”、条文少,但体现了“小药方治大病”的鲜明特点。

  积极探索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途径。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硬骨头”,通过《平顶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先后督促解决有关环境卫生整治、配套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6大类80多个问题。

  对标“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创造性开展“学标杆、争先进、创一流”评选活动,按照选树标杆、对照借鉴、吸纳转化、评选展示四个环节有序推进,让实干者“出彩”,让“出彩”者出众,用单项工作出彩带动整体工作提升。

 

  突出“全”,躬身入局履职为民

  突出一个“全”字,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致力“全天候联系”“全方位保障”“全过程管理”,打通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搭建“全天候联系”平台,全面加强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建设。创设全省首个“农家式”代表联络点,探索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同人民群众实现了“全天候”联系。

  健全“全方位保障”措施,建成五级人大代表联络中心、代表网上履职平台,线上线下服务代表走向常态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改进新时代代表工作和加强各级国家机关联系代表“两个意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开展“创建文明鹰城、人大代表先行”“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主题实践动,激发全市9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履职热情。

  完善“全过程管理”机制,规范代表履职行为,制定代表守则、“双联系”等4项制度。为增强代表履职能力,人大常委会制定代表学习培训工作意见,为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提供有力制度支撑,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星光不问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努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程中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