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从代表“满意率”到群众“满意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代表建议凝结代表心血、承载人民期盼,建议办理不仅要让代表满意,更要让群众满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在开展建议办理工作绩效评估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代表、群众共同参与,通过督办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实现从代表“满意率”向群众“满意度”的转变。
“大反转”背后的“微创新”
“近年来,渝北区人大代表每年提出代表建议超过400件,人均近2件,代表和群众对代表建议办理效果的期待高,关注度大。虽然代表回执满意率均达到了100%,但是代表‘被满意’、重答复轻落实等情况时有发生。”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晓曼在接受采访时说。
为了让代表建议办理落地有声,真正惠及民众,2018年,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开展了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工作,龙山街道是试点之一。当年10月17日,按照《渝北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一场别开生面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估会在渝北区人大龙山街道工委“代表之家”举行。
在此之前,龙山街道辖区代表曹阳平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农转非楼、社会单体楼智能门禁系统安装的建议》,建议由渝北区公安分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将智能门禁系统和社会创新治理结合起来,对城市社区农转非楼、社会单体楼安装智能门禁系统,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密织一道牢固的“防控墙”。该建议得到渝北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最初交办时并不顺利。渝北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说,因为辖区农转非楼、单体楼体量大,安装门禁系统的资金缺口大、涉及小区楼栋多、管理维护难、居民接受还需要过程等多重困难,办理工作曾一度陷入僵局。为此,由渝北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人大街道工委主任、部分人大代表、社区干部、相关利益群众等组成评估小组,实地查看相关社区的门禁系统安装使用情况,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传达到承办单位,对办理工作提出要求。
经过持续督办,办理工作实现大“反转”,不仅龙山辖区的3个农转非单体楼安装了门禁系统,还覆盖到全区29栋社会单体楼68个单元。
在现场评估会上,渝北区人大龙山街道工委对办理结果进行绩效评估。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评估会上多了利益相关群众的身影。居民代表积极发声,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并对建议办理结果进行现场测评。花园新村的居民代表表示:“门禁系统安装后,小区物业管理更科学了、服务更上心了、防控更有效了,群众更满意了!”
因为有了群众的评价意见,最终,测评结果为95.25分,评估等级为“很满意”。
渝北区公安分局民警蒋小丽当年具体负责了该建议的办理工作,她认为,对于利益相关群众参与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工作,可以倒逼承办单位对每件建议都办好、办实,“绩效评估时,群众在现场面对面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很多问题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这不仅进一步拉近了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还对我们优化改进有关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代表建议办理效果好不好,群众有了发言权,让办理结果真正惠及百姓。“以前代表建议办理没有考核标准,代表说满意了,就算完了。现在不一样了,利益相关群众也要参与评估,这样更客观真实。对于代表建议,政府职能部门不是办了就行,而是办好才行。”渝北区人大代表段辉琴说。
办理效果好不好 群众说了算
“为确保绩效评估公平公正公开,要求评估小组必须通过走访代表和承办单位、实地查看、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掌握建议办理的实情,在评估现场会上,评估组成员、参会代表,特别是利益相关群众代表有针对性的发言,将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
“测评采取百分制。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承办单位领导是否重视、是否专题研究部署、是否安排专人跟踪并反馈办理进度占10分;建议办理的程序是否规范、合理合法、反馈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占20分;建议办理过程中是否与代表面商、是否根据代表反馈的意见及时有效推进占15分;建议办结后是否及时联系并答复代表占15分;提出建议代表对效果是否满意占10分;建议办理效果是否得到利益相关群众的认可占30分。”
……
在2018年9月出台的《渝北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中,利益相关群众的针对性发言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满意度”分值占比最高。渝北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陈长琼表示:“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进一步强调代表、群众共同参与,方案把对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的最大权力交给了群众,也是把对代表建议办理的监督权交给了群众。”
2020年10月,渝北区人大常委会龙山街道工委召开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会。
龙山街道作为试点之一,按照“345”评估法开展建议办理工作绩效评估——在开展建议办理工作绩效评估前,按照“辐射面广、关切度高、紧贴群众利益”三个原则,从当年人大代表所提建议中筛选出4至5件,再由本小组全体代表进行票选,选出群众和代表关注度最高的1至2件人大代表建议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分“准备”“调查”“评估”“整改“四个阶段,在调查阶段,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和委员及部分人大代表等组成的7人评估小组,提前3至5天对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调查评估意见。在正式评估时,按照视察、报告、通报、问效、测评五个环节开展。评估小组会同提出建议的代表、相关社区干部和部分利益相关群众现场视察,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承办部门办理情况汇报、通报评估小组调查情况、提建议代表发言及与会人员现场问效,最后进行满意度测评。
“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是区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和有关部门、单位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实绩和效果所作的综合评价。”渝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宗林谈到,试点工作大大提高了建议办理落实率,不仅提高了代表的“满意率”,更获得群众的“满意度”,还有力助推了政府工作,被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评为“2018年度重庆人大十大新闻事件”。
坚迈出“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一大步
2019年11月,渝北区人大常委会悦来街道工委组织绩效评估小组视察鸟语花香餐厅的餐厨垃圾处置情况。
经过试点,2019年渝北全区推行代表建议绩效评估。当年1月,渝北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重庆市渝北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把绩效评估写进该办法,从制度上保障绩效评估工作有章可依。办法规定:每个代表联系(小)组确定1至2件建议、批评和意见,由部分人大代表、利益相关群众或有关专家组成评估小组,采取实地视察、座谈汇报、现场测评等方式,对建议可行性、承办单位办理工作、推进落实等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于7个工作日内将评估意见书面函告承办单位,并通过“人大代表之家”“人大工作站”、选区公告栏等平台向社会公开评估意见、承办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等。此后,群众参与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工作成为了渝北区人大常委会的常规动作。
随着渝北区悦来街道城市化进程加快,辖区内餐饮业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餐厨垃圾,部分餐馆的餐厨垃圾直接倒在普通垃圾箱里,油渍流到了马路上,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2019年,《关于规范处理悦来辖区内餐厨垃圾的建议》的办理情况作为当年的绩效评估对象之一。渝北区人大悦来街道工委迅速组织评估小组,在实地视察有关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处理情况的基础上,召开了建议办理工作绩效评估会议,提出评估意见,并开展了现场测评,测评得分90.9分,测评等级为“好”。
悦来街道鸟语花香餐厅负责人曾经参与了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工作,他在评估会上反映了餐厨垃圾没有集中收运的问题,会后不到1个月,市政部门就安排专用车每天进行收运。
“能够在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中拥有‘发言权‘,而且还受到如此大的重视,我真的备受鼓舞。现在厨房清爽了、马路干净了,生意更好了。我特别满意!”鸟语花香餐厅负责人对建议办理结果给与充分肯定。
近年来,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将“绩效评估”作为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发动机”,推动一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2022年,在渝北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议480件,交由“一府一委两院”办理的具体承办单位61个。“渝北区人大将绩效评估纳入镇街人大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渝北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11月初,30个代表联系组充分调动代表、利益相关群众的积极性,对35件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估,推进草统路路灯照明、后河流域沿线整治、两路城区-矿山地质公园的公交线路开通等一批建议事项有效落实。同时,推进代表建议网上公开,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透明度,让办理工作置于代表和群众监督之下。
渝北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副主任唐方文认为,让群众参与代表建议办理绩效评估工作,是建议督办的创新方式,从试点到全面推行,逐步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环环相扣的建议督办措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绩效评估,让代表参与督办,让利益相关群众发声,避免了回执的随意性,极大地增强了建议督办的力度和广度。”唐方文表示,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群众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充分保障群众的发言权,让代表和群众有机会说真话、真受益,在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道路上迈出“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一大步。(作者: 全媒体记者 常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