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三晋民生 促三晋善治——山西省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回顾
地方人大设立社会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四年来,山西省人大社会委从开始筹备组建、“抓住几件事先做起来”,到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布局、三个关键、五个领域”思路探索起步、正常运作,再到较为成熟地、高质量地履职尽责,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精细化立法
推进高水平社会建设
四年来,山西省人大社会委通过积极推动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法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聚焦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以高质量精细化立法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加强惠民立法、大力推进弘德立法、努力做好社会治理立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0年,省人大社会委自主起草《山西省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条例》,建立了标准适度、能兜住底、可承受、可持续的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防止低收入人群因老返贫致贫。2021年,协助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促进技能山西建设的决定》,大力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为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帮助群众脱贫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技能强省、技能富民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2022年,积极适应工会改革新形势新要求,修订了《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中央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要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组织制定了《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作为全国第一部同时涵盖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着重在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服务供给模式、强化综合监管等方面作出规定,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填补了社区居家养老立法空白。修正了《山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调整和完善了女职工生育休假制度,新增了职工育儿假和保教费待遇的有关规定,推动计划生育政策落地落实。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省人大社会委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2020年制定《山西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时,紧扣促进坚持鼓励支持引导与强化监督管理并重,重点细化补充上位法规定的10多类促进措施,构建了全方位激励保障机制;制定《山西省家庭暴力预防和处置办法》,率先运用立法大纲指导法规起草工作,确保立法方向正确、导向明确,着重解决打通上位法实施“最后一公里”。
殡葬是民生大事,也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难点。针对山西省殡葬工作相对滞后的实际,坚持立法引领改革、确保改革于法有据,制定《山西省殡葬管理条例》,以法治手段破解殡葬管理服务难题,条例草案充分体现了“维护逝者尊严,实现逝有所安”的人文关怀。
省人大社会委成立以来,共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5件,修订法规3件,修正法规4件,作出重大事项决定2件,废止法规或决定5件;组织15项法规立项调研论证;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0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
把握“四个注重”
把工作做到“关键点”
省人大社会委始终把握“四个注重”,即注重对法律法规核心条款的监督检查,注重监督与立法闭环衔接,注重监督与支持相互促进,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法治手段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和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成立四年来,开展执法检查4项、执法调研1项、专题调研4项、跟踪监督1项,审查法规实施情况常规性报告16件、法规实施情况部门自查报告3件,配合全国人大社会委开展执法检查1项,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开展执法检查1项、专题调研1项。
在紧盯政府难点开展监督上,着眼山西干旱少雨、每年春季多发频发森林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实际,开展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野外用火决定的执法检查,野外用火行为减少,火情报告、森林火灾起数同比下降,全省防火形势明显好转。立足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全面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12个重点领域、不同类型企业,执法检查报告首次以问题清单形式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会后向社会全面公开,创新了监督方式,之后跟踪检查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推动省政府连续出台安全生产方面3项规章。
在聚焦民生关切开展监督方面,2019年,采取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的方式,检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山西省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2019-2020连续两年围绕解决贫困老年人养老问题,组织开展“社会养老兜底解决老年贫困问题”“农村贫困老人低保兜底与社会养老政策衔接”的专题调研,调研报告转交省政府研究处理并跟踪监督落实情况,同步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努力实现监督与立法有机衔接。2021-2022连续两年对16件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常规性报告和3件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部门自查报告进行了审查,全面了解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实现了自查报告、审查报告互促共进。
密切联系代表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四年来,省人大社会委始终把密切联系代表、热忱服务代表、保障代表履职作为做好委员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不断扩大代表参与,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升代表工作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影响,省人大社会委组织省人大代表对就业促进法和山西省就业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同步进行立法调研、执法调研、专题调研,推动解决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实际行动推动就业优先政策贯彻落实;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的民生问题,2021年组织开展了全省医保工作专题调研,推动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办法》;2022年组织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代表专题调研;连续两年组织代表视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有力推动城镇养老幸福工程等4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在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方面,省人大社会委严格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与代表“三联系”制度和面商代表制度,把“两高”和“两重”作为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工作的标准。四年来,省人大社会委共办结21件代表议案、8件代表建议,重点督办26件建议,跟踪督办1件“代表建议直通车”建议。(作者:全媒体记者 阎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