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线”状态跑出人大工作“加速度”
以“一线”状态跑出人大工作“加速度”
——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系列报道之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2022年开展“争做五个示范、展现五个新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简称“双五”活动)到2023年以“创特色品牌、创重点课题”(简称“双创”)引领人大工作全面提升,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将办公室1号文件聚焦常委会自身建设,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到“双五”活动迭代升级,全市人大系统面貌一新,人大工作干出了新样子、干出了新成绩。
在“一线”中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强化政治引领是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鲜明特点。
2022年1月8日,宜昌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的当天,宜昌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主任会议,要求新一届领导班子及县级干部要争做讲政治的示范,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2022年1月8日,宜昌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的当天,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主任会议,对新一届常委会领导班子及干部提出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争做讲政治的示范,全体人大干部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服务中心大局作为重大政治责任。
两天之后,在宜昌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情况反馈会上,时任宜昌市委书记的王立发出了灵魂“三问”,“为什么到人大?”“为人大发展做了什么?”“离开人大还能做什么?”这“三问”步步深入,触及灵魂,让在场的机关干部内心为之一振。
2022年1月10日,宜昌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情况反馈会举行,时任宜昌市委书记的王立发出灵魂“三问”,让在场的机关干部内心为之一振。
必须主动站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一线、民主法治强保障的一线、围绕中心抓监督的一线、凝心聚力促发展的一线、全心全意惠民生的一线。2022年1月15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以办公室1号文件的形式印发“双五”活动方案,要求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争做讲政治的示范,展现助力谱写新篇章的新作为;争做守情怀的示范,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作为;争做强素质的示范,展现提升履职水平的新作为;争做善作为的示范,展现创先争优促发展的新作为;争做转作风的示范,展现打造“四个机关”的新作为。
“开展‘双五’活动,就是要以‘五个一线’标准,坚定不移打好能力作风建设的持久战、人大自身建设的攻坚战,推动人大工作不断提升、人大事业不断发展、人大干部不断成长,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国斌说。
宜昌市委实施“破冰提能”工程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又把两者高度契合,以查摆交流、思想破冰、聚力破题、改革破局作为重点,积极打造市委“破冰提能”的“人大版”,“破冰提能”工程和“双五”两项活动一体推动,深度融合。
在“一线”中强化队伍建设
过去,很多人对人大的地位和性质存在认识误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少数干部长期存在“二线”思维、“躺平”心态,“温水煮青蛙”状态和“橡皮图章”现象时有发生。
“把握好强化一线工作理念,树立一线标准,保持一线状态,锤炼一线能力,发扬一线作风的要求。”王国斌说,在开展“双五”活动过程中要把“五个一线”融入思想深处、转化为自觉行动。
对照日常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市人大系统坚持刀刃向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组织开展自己查、他人帮、下面提、上面点“四个维度”的问题查摆,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022年3月15日,宜昌市猇亭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将“双五”活动查摆问题交流会搬到虎牙街道项目征迁指挥部进行,让机关干部在火线接受思想洗礼,在一线查找差距不足。
2022年3月15日,猇亭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将“双五”活动查摆问题交流会搬到虎牙街道项目征迁指挥部,通过看项目征迁现场,听先进典型事迹,让机关干部接受思想洗礼,在一线查找差距。
“听了征迁尖兵的分享,深受启发教育,深感提神醒脑,要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思想再破冰,精神再振奋,行动再提速。”猇亭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建国说。
为有效推动思想破冰和工作提能,2022年,宜昌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向市直部门和人大代表等开门纳谏,190余个单位及个人反馈的意见建议达360余条,向80余名机关干部职工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到各类数据7.6万余条,精准“画像”查找问题。全市各县市区人大整体推进,“五个一线”深入人心。
坚定人大事业大有可为的信心,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常委会领导+委室科(中心、队)”的原则成立6个学习组作为“双五”活动日常单位,通过人大讲堂、交流会、现场观摩等方式,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对标对表学政治理论、学法律法规、学“火线”典型、学业务知识、学同行经验,强化实践锻炼、拓宽思路视野,在干事中长本事、在成长中成才。
2022年6月7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制度化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加快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成长。
年轻干部是人大事业的希望所在,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把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作为“双五”活动的重要内容,把22名45岁以下干部作为一个特殊单元,组建年轻干部学习组,召开座谈会、建立导师制,并组织开展“每月双学”活动,制度化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让年轻干部成为人大事业的生力军、主力军。
“‘双五’活动的开展,让我从‘躺平’状态中惊醒,从‘温水煮青蛙’状态转变为‘坐不住、等不得’的紧迫感,也深刻认识到,追求工作质量不仅是工作标准、工作态度问题,更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一种信仰。”宜昌市人大财经委办公室主任李贻军说。
在“一线”中打造特色品牌
2023年,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年“第一会”聚焦常委会自身建设,对上一年度“双五”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并对2023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这次会议上,“‘三主联动’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优秀活动品牌”荣誉。
2023年1月28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暨2023年度“双五”学习实践活动推进会。图为会议对2022年度“双五”学习实践活动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活动品牌、调研课题及特色工作进行表彰。
“双五”活动开展以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开展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用“一线”状态扛起人大使命担当,推动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争创一流。尤其是探索实行“1+8+7”创新工作法,聚焦助推宜昌高质量发展“1”着力点,“8”个专门委员会每年开展一项主题活动,4个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研究室、信访室共“7”部门各打造一个特色工作品牌,在打造特色、锻造品牌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确定的重点工作品牌之一,我们在“‘三主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中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共同发力,五级人大代表共同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入联系市场主体,监督‘一府一委两院’责任主体更好履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宜昌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周京说。
督促指导各县市区组织梳理代表意见建议,汇总责任主体办理情况,总结典型案例……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品牌创建工作,2022年年底,7918名各级驻宜人大代表与2.9万余家市场主体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7636名人大代表访问市场主体2.8万余家,3693名代表反馈收集问题及建议4146条,县乡两级人大梳理后交办1679条,已办理1341条,“三主联动”正在成为常态,市人大财经委交上了一份年度“优秀答卷”。
2022年9月14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创新品牌、重点课题和特色工作“比亮晒”汇报会,进一步增强各项品牌特色工作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氛围。
记者了解到,2022年,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对年度重点打造的“立法民意直通车”、人大代表“三在三争”等4个重点创新品牌,做好“民族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探索与实践”等7个重点研究课题,开展“有温度的人大信访工作”等特色工作开展“比亮晒”,实行“硬考核”,使“在一线、争一流”蔚然成风。
“今年,要坚持开展‘创特色品牌、创精品课题’工作,进一步求深、求实、求新、求专、求精,引领推动人大工作全面提升。”王国斌说:“‘双五’活动是全市人大系统自身建设的关键抓手,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抓好活动开展,重点回答好‘坚持什么、创新什么、突破什么、深化什么’的问题,在坚持中巩固、在深化中提升,以新的更大业绩为宜昌强产兴城创典范贡献更大力量。”
采访手记
“为什么到人大?”“为人大发展做了什么?”“离开人大还能做什么?”宜昌市委的人大“三问”引发的“思想破冰”做到了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以“五个一线”标准开展“双五”活动,品牌创建“比晾晒”“硬考核”正引导着机关干部拼搏进取、比学赶超。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以党委要求为导向,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四个机关”建设和市委“五个一线”要求,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人才队伍保证。
探索实行“1+8+7”创新工作法,创新、创优重点品牌,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宜昌市人大系统的联动效能、人大工作的整体质量在不断提升。尽管“双五”活动三年行动依然在路上,但宜昌市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新气象、新成效足以说明:人大工作要树牢“一线”理念,才能大有可为。(作者:全媒体记者 阎跃勇 田勃 刘晶 通讯员 任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