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首个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基层联系点挂牌
7月6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大常委会在该区汉兴街道常二社区设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基层联系点。这是武汉市首个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基层联系点。
“我们辖区有些女职工的育儿假‘看得见休不着’,有假不敢请。”
“部分农村进城务工妇女劳动就业权得不到保障,存在劳动条件差、拖欠工资等问题。”
……
在该联系点举行的首场征询意见建议座谈会上,社区居民代表、辖区单位代表等,围绕区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关于建立共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现场畅谈想法,提出意见建议。
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当场回应解释,并表示“我们会把一条条关乎民生福祉、影响工作进展的意见建议带回去认真研究,夯实制定文件的民意基础。”
据了解,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对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指在规范性文件生效之后,制定机关报送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对其监督审查的活动。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负责人介绍,在基层一线设立联系点,意味着社区居民等除了可以依照法定程序书面提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建议外,还可以直接在家门口的联系点提出,让更多民意直达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江汉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街道、社区等具有服务群体广泛的优势。在基层一线设立联系点,就是要让民意成为高质量备案审查的源头活水,给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提供真实、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持,使规范性文件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如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武汉正沿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方向不断推向深入。近年来,武汉深入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不仅严谨细致地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还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
“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延伸至基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武汉的生动实践。”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胡弘弘认为,这一创新举措能够确保“红头文件”合宪合法且汇聚民意,更有针对性、更加务实管用,有利于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