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代表工作“说得好更要做得好”——专访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夏淼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四个机关”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履职平台,强化服务保障,代表工作取得新成效。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具体推进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夏淼珍。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代表履职需要,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五年培训规划,“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构建起系统规范专业的代表学习培训体系,保证了培训效果。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总结有益经验,构建了一套代表联系链、民意反馈链和处置链,打造“1+1+10+2+N”联络站点架构,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和工作制度,形成了站点联动、体系完整、特色鲜明、运行有效的网络化联络体系。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将履行监督职责作为密切联系代表的抓手,突出监督重点,加大监督力度,组织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拓展代表参与范围,更好地发挥代表在人大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用“学习之光”照亮履职之路
“我们把做好代表学习培训工作作为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手段。”夏淼珍说,人大工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只有扎实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提升“脑力”,人大代表才能履好职尽好责。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代表履职需要,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五年培训规划,“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构建起系统规范专业的代表学习培训体系,保证了培训效果。夏淼珍介绍说,2022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两期共计120名区人大代表和“一委两院”干部赴深圳、昆明参加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按照“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加油”“充电”,编写并发放了《西湖区人大代表履职知识30问》口袋书。
“这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务实管用,让我对人大代表有了新理解,对代表肩负的职责有了新认识;通过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参加每一次培训都更加增强了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说实话,作为新当选的代表对履职知识掌握还不够,这两天我从‘口袋书’上学到了人大代表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功。一有空就拿出来翻翻看看,让人心明眼亮、心里有数,这对我今后履职很有帮助。”对于代表们在参加学习培训后发自内心的感悟,夏淼珍如数家珍,记忆犹新。
用“线上线下”连通民心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如何做深做实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文章?夏淼珍对记者表示,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总结有益经验,构建了一套代表联系链、民意反馈链和处置链,设立1个区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1个网上履职 App ,10个街道代表联络站、2个行业(楼宇)特色站点、10个社区代表联络室,打造“1+1+10+2+N”联络站点架构,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和工作制度,形成了站点联动、体系完整、特色鲜明、运行有效的网络化联络体系。
夏淼珍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打造完善“南昌西湖人大”履职 App 平台,设置了“履职管理、双联活动、建议办理、主题活动、代表风采”等11个模块,实现代表线上线下双轨履职。与此同时,通过优化程序,打通了区人大代表在区人大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直达江西“数字人大”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通道,为代表履职提供了便利。
“华龙大厦没有食堂,员工只能通过点外卖解决午餐问题,既不方便也不健康。”“周边价格实惠、食材品质有保证的就餐点好难找。”夏淼珍告诉记者,2022年6月22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在绳金塔街道华龙国际大厦内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点。从“华龙大厦员工午餐的解决”,到“楼内楼外的翻新改造”,再到“开展小额贷款政策的培训”, 在白领们看来,人大代表联系点不仅找得到代表,还能解决得了问题。目前,大厦的入驻率从上半年的72%提升到100%,入驻企业94家,呈现“老树发新芽”的喜人态势。
“西湖区拥有星级酒店14家,注册特色餐饮店4000多家。近年来,疫情对餐饮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此,2022年10月11日,全省首个餐饮行业人大代表联络室在西湖区应运而生。”夏淼珍说,当天,进站人大代表以“助企纾困解难促发展”为主题进行座谈,针对餐饮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租金贵、餐饮门店燃气规范使用等问题,共谋破解之法。“仅过去不到20天,西湖区所有餐饮门店均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夏淼珍对进站代表的履职成效表示满意。
夏淼珍给记者呈现了一份代表“履职账单”——
2022年以来,西湖全区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家、站、点”平台收到群众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 702 个,累计解决 474 个。先后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20余件,线上解答企业咨询问题80余件,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全天候联系”实现“全过程参与”。
以“督查督办”确保高质高效
“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夏淼珍介绍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将履行监督职责作为密切联系代表的抓手,突出监督重点,加大监督力度,组织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拓展代表参与范围,更好地发挥代表在人大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加强对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收支预算执行、财政同级审计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进行调研,提出9条意见建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围绕产业经济运行、重大项目谋划推进等工作开展专题视察,组织代表座谈,听取意见建议,推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工作开展专项调研,引导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助推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夏淼珍说,2022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焦‘六个江西’建设、争当‘四个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号召每位人大代表围绕“素质提升、发展提速、民生提效、服务提优、监督提质”五大行动,聚焦高质量发展,争当四个表率,明确规定每位代表每年必须深入企业走访,听取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代表活动月”工作,全区3名省人大代表、36名市人大代表、252名区人大代表踊跃参加,接待群众678人次,现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6件,解决64件,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以票决形式确定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突出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夏淼珍介绍说,通过向人大代表、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单位广泛征集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在认真筛选、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最终提出12个建议候选项目,在人代会上由全体人大代表进行投票,确定10个重大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发现问题—督办整改—跟踪推进”的“三步走”闭环监督,推动10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100%。“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组织代表对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价,代表们对10个项目普遍给予高度评价。”夏淼珍说。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把“对人民高度负责”印刻在每一件议案建议督办中。夏淼珍向记者介绍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晴雨表”的代表建议,一手抓建议本身的可行性,通过代表履职平台及时通报重点工作,通过走访选民等形式引导代表做实调查研究,提出契合地方发展、回应群众呼声的建议;一手抓建议办理的系统性,把工作重点转向“办理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上,建立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双审核”“双签字”“双建账”“双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对建议的提出、督办、问效等进行全过程把关。在“双审核”中,“群众不满意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销号不放过”,真正让代表“好声音”掷地有声。“2022年在办理量比2021年增加45%的基础上,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结率与满意率‘双提升’。”夏淼珍说。
“说得好更要做得好。”夏淼珍表示,下一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将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创新代表工作举措,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开拓西湖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作者:全媒体记者 李艳龙 通讯员 应红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