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以信息化履职平台推动基层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悉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数字赋能创新驱动迭代升级“代表之家”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推进“代表之家”迭代升级和运行管理,激活代表活动阵地“新引擎”,实现代表选民“云联系”、问题交办“云解决”、履职服务“云共享”,推动人大监督、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党委高度重视  推动“家”的建设迭代升级

党委重视,保障有力。县委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定期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召开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人大工作,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每年拨付“代表之家”建设经费60万元,用于全县“代表之家”提档升级。各乡镇(办事处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委(党工委)将“代表之家”迭代升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党委会议,专题听取线上线下“代表之家”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对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安排部署,协调推进。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代表之家”迭代升级工作,研究出台了《五原县乡镇、办事处、社区“人大代表之家”迭代升级实施方案》,要求每位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2至3个乡镇(办事处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指导所联系“代表之家”迭代升级和运行管理工作,督促分管领域工作实现常态化进“家”。2023年以来,5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别指导乡镇、办事处、社区3批次,对“网上代表之家”推进缓慢、模块内容单薄、活动开展频次少、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以“家”为纽带  密切代表同群众的联系

代表进“家”接待。县、镇人大代表利用线上线下“代表之家”定期开展“群众接待日”活动,接待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代表对力所能及解决的建议意见,当即答复群众;对属于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以建议的形式及时提出。截至目前,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36件,都已转交政府及部门办理。常委会组成人员进“家”接待。结合“双联系”活动,32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选区所在的“代表之家”进行了接待群众排期,按期进入线上线下“代表之家”接待选民群众来访,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待群众154人次,促成解决各类问题25件。国家机关负责人进“家”接待。“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等10名人大代表被安排在选区所在的“代表之家”、27名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被安排在旧城社区“代表之家”和东环社区“代表之家”接待群众。截至目前,16名国家机关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代表之家”接待群众187人次,解决群众关注的环境卫生、春季浇灌、作物授粉等急难愁盼问题18件。


以“家”为阵地  丰富代表履职活动

学习培训。各乡镇人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始终把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利用人代会、集中视察等集体活动期间组织代表开展线下学习培训。依托“网上代表之家”小程序中“法律法规”“制度时政”“在线课堂”等板块,设置专业知识、时事政治、思想理论、先进典型、党章党规等板块,上传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不间断更新时事政治、思想理论等内容,供代表进行“点单式”学习。截至目前,组织人大代表完成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代表如何履职、如何书写议案建议等培训26场次。“法律法规”“制度时政”“在线课堂”等板块浏览量达1.5万余次。问政督事。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等方面,定期组织开展代表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跟踪督查等工作。依据每次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调研。“一家一品”。各乡镇人大、办事处人大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不断加强对“代表之家”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方法程序等方面的探索,力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能少,自选动作有特色。如套海镇、银定图镇、和胜乡推出积分制管理机制,在“网上代表之家”设置积分超市,代表通过在线学习、参加活动、上传履职等获得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可兑换各类用品。旧城社区“代表之家”针对辖区内下岗职工多,贫困家庭多的实际情况,协调就业局采取分期分批举办再就业培训,协调企业用工,为特困户办理低保,组织代表捐资助学等多种方式,服务群众。(作者:姜建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