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增一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近日,浙江省安吉县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浙江省第二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就176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35万多条,有3100多条被研究吸纳;我国现行有效的299件法律中,有146件征求过联系点意见。群众的意见建议直接传递至最高国家立法机关,被写进法律。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带动下,截至2023年7月,全国3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共设立55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304个设区的市(州)人大常委会共设立598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总计6573个。2020年7月,义乌市人大常委会成为浙江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自2015年设区市赋予立法权以来,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在安吉县设立了三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安吉县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积极参与全国以及省、市人大立法相关工作,先后为35部地方性法规提供建议280余条,其中被采纳的230余条;提供立法建议项目15个,被采纳9个。
同时,安吉县坚持以标准化建设引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导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全国首个《绿色乡镇建设指南》地方标准规范,制定《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全省率先推出“无废城市”“无废乡镇”“无废乡村”“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标准,构建了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及美丽县域三级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标准60余项,率先编制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启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这些,都为设立“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晓红表示,下一步,安吉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优势,不断拓展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高效立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