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以法治之力破解加装电梯难题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湖北省黄石市是老工业城市,也是全国老旧小区城市更新的试点。长期以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快,老城区广大居民被爬楼所困,期盼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黄石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委要求,顺应群众呼声,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立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制定《黄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确保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地方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立项选题讲政治、顺民意

确定立法项目是立法工作的第一步。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紧紧围绕党委要求、民意诉求、现实需求精准选题,推进立法。

全面体现党的领导。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地方立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大政治优势。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研究并报省委同意后,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增加为年度立法计划,全面研究落实立法工作任务,切实将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积极回应市民关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顺应人口老龄化需求、建设完整居住社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全市有3800多栋住宅单元楼没有加装电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7.02%,高楼层居住的老年人出行极为不便。市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关切,聚焦突出问题,及时将近年来加装电梯工作中的有效经验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在保证政策制度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补齐民生发展短板。


有序参与拓渠道、聚民智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黄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立法主导作用,拓宽社会各界有序参与诉求表达渠道。

建好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上下楼,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民群众最有发言权。2023年,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将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与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相结合,推进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迭代升级、融合发展。在地方性法规的立项、论证、评估、起草、审议等各个环节,立法工作专班在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居民小区调研座谈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了线上小程序,通过网站、微信、扫码等方式,发动全市近3000户居民填写调查问卷,所有意见建议同步直达立法工作专班。

架好为民履职的“连心桥”。保障人大代表充分参与立法,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体现,又是实现立法过程察民情、聚民智的重要保证。2023年,黄石市人大常委会结合“聚力共同缔造、深化三进三促”代表行动,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依托225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通过召开集中见面会、座谈会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相关意见建议直接反馈立法工作专班和政府相关部门。

画好民主协商的“同心圆”。黄石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借助外脑,联智联力,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2023年,多次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意见,积极争取上级业务指导和工作支持;充分发挥法律咨询组、立法研究中心、咨询专家库等立法智库作用,切实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围绕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框架结构、制度设计等问题,召开立法论证会、咨询会和座谈会,与司法、住建、自规、市场监管等部门反复协商、充分研究,先后进行了41轮次完善修改,民主的智慧在立法工作中持续“闪光”。


精准破题出实招、暖民心

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紧扣调研论证过程中发现的意见统一难、资金筹措难、建设监管难和维护管理难“四大难题”,以务实管用的法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一盘棋”谋划统一群众意见。条例总结吸纳了全市加装电梯的经验做法,强调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组织和发动居民,建立“自改委”、业委会、物业公司、街道社区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群策群力推动电梯安装。“自改委”按照“装不装群众商、怎么装群众提、有纠纷群众调、好不好群众说、如何管群众定”的“五步工作法”,有效统一群众意愿,谋划推进加装电梯工作落实。

“一揽子”政策强化资金保障。条例明确可通过加装人协商分摊、财政补贴、社会投资和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加装人协商分摊资金可以使用符合规定的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拓展了资金筹措渠道;要求电力、燃气、给排水、通信等管线单位配合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及时进行管线迁改,减免或以成本价收取管线迁改费用;明确对残疾人、市级以上劳模等群体给予加装电梯补贴,体现法规为民“温度”。

“一站式”审批加速项目落地。为提高加装电梯审批效率,条例明确采取优化流程、简化手续等多项便民服务举措,实行“一口受理、一站审批”,审批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减为10个工作日。加装人委托完成加装电梯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向当地住建部门提出加装电梯书面申请,再由住建部门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合审查,并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联合审查意见,杜绝以往“一张表、多头跑”模式,极大提高审批效率。电梯竣工之后,直接由审批部门提出补贴申请并发放补贴资金,简化工作流程,避免业主反复奔走。

“一条心”共管加强维护保养。加装电梯后,安全运维是关键。条例明确了电梯产权及使用管理单位责任,着力解决业主后顾之忧。“自改委”在街道、社区的指导协助下,牵头组织业主共同商讨制定电梯管理办法,规范业主使用电梯行为,建立健全电梯管理常态长效机制。设立维护费用独立账户,委托物业公司、维护保养单位等专业机构,具体负责电梯日常保洁和安全运维等工作,保证全体业主持续共享加装电梯的成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