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立足“四个机关”定位 推动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立足“四个机关”定位,以系统思维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基层人大工作新路径。


立足政治机关

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

筑牢思想根基,确保同心同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领悟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领会精神实质、常学常新,切实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推动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懂人大、爱人大、讲人大”。

坚持请示报告,确保同频共振。健全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将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做到一切重要工作围绕党委部署要求开展、一切重要活动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常委会重点工作与党委决策同频共振,确保党委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区人民共同意志。

强化担当作为,确保同力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切准主题,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坚决做到区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紧扣区委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战略,围绕“三个一批”、城市更新、社区养老、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剖析原因、提出对策,注重成果转化,有效推动了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立足权力机关

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强化工作对接,精准把握方向。人大工作是一个整体,上级人大的工作部署对基层人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紧紧围绕省、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聚焦“四高四争先”决策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养老助餐联动监督、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制造业倍增等持续发力,积极对接上级人大,实现真正意义的“一盘棋”和上下联动,使工作效果叠加。

优化工作创新,提升履职质效。落实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三步法+业务下沉清单”,打造国家机关进站工作升级版;开创“产业服务+政策护航+监督问效”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工作经验被全国人大《联络动态》、河南人大《代表工作》刊发。

细化工作机制,增强监督实效。要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多维联动、转化成果、追求长效。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从项目的征集、筛选到最终确定,全过程由人大代表参与并票决,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反映群众需求。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和民生实事项目“回头看”工作,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推动高标准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提升人大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立足工作机关

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聚焦民生热点,推动民生改善。实行“监督+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改进调查研究,推动人大工作由“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通了民生幸福的堵点。

完善工作机制,畅通民意渠道。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高标准建设23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打造“站点问政”“板凳议事”“议事亭”等特色品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感及。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听民声、解民忧,探索发展基层民主,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新路径,典型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打造“伞状”立法联系网,多渠道吸纳群众意见建议,打通民意直通立法机关的“最后一公里”。


立足代表机关

激发为民履职新活力

丰富履职载体,促进代表作为。结合濮阳市“一城一区”、油地共建的特点,创新开展“双联双动一助力”“促进制造业倍增·人大在行动”等主题活动,让人大代表干事有舞台,工作有载体,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出彩工作项目,打造、培树了一批头雁代表,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局面。创新开展“人大代表进格,群众幸福满格”主题活动,将全区418名各级人大代表,293名街道居民议事会议代表沉入696个社会治理网格,推动人大代表积极进“网”入“格”,深入基层,联动各方力量,为助力推进“五基四化”增添人大动力。

搭建履职平台,深化代表履职。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搭建代表专业化履职平台。创建“代表家事服务工作室”,通过《俊娟来普法》直播栏目,线上线下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有效预防化解多起家庭矛盾。在氢能产业园区成立新兴产业代表联络站,搭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成立文化教育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把24名教育行业市、区人大代表编组进站,为推动华龙区教育事业发展汇聚专业力量。成立城建领域省、市、区人大代表工作室,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汇聚众智。组织14名省、市、区人大代表,设立“豫见未来·春晖”人大代表工作室,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化履职保障,激发履职热情。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组织代表履职培训班,实现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提升代表议案建议质量,引导代表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开展视察调研,掌握实情、对症议案、对症建议。出台《代表履职百分制考核办法》,持续开展代表履职评议,对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进行履职量化评价,适当给代表增加压力,激发其履职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