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专业代表小组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聚力支点建设·助力打造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代表行动,组建蔬菜产业代表小组,助推建立健全蔬菜产业供应链体系,擦亮“嘉鱼蔬菜”公用品牌,助推蔬菜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特色产业”
组建代表小组
立足嘉鱼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组建蔬菜产业代表小组,探索“专业代表小组+产业链”融合新路径,推动蔬菜产业发展解难题、破瓶颈、开新局。一是建强专业化队伍。按照“小型、专业、高效”的原则,注重发挥专业代表小组的专业性,让“内行人”监督“专业事”。蔬菜产业代表小组由1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领衔,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牵头组建,充分考虑人大代表职业特点、熟悉或擅长的领域等因素,打破地域和层级限制,将部分农业领域专业代表、蔬菜产业代表混合编组,为小组活动提供专业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建优标准化阵地。专业代表小组以潘家湾镇蔬菜长廊为基地,选定潘家湾镇肖家洲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活动场地。代表小组根据代表专业特长设岗定责,按照“有架构、有职责、有任务、有计划、有公示”的“五有”标准,建立代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真正做到活动场所“建”有架构、“管”有章法、“融”有路径。三是建立规范化机制。以“建好平台、管好基地、护好品牌、运营好产业”为总目标,坚持代表小组活动任务清单化、行动具体化、工作项目化,科学制定工作清单,精准提出问题清单,依法提出建议清单,闭环形成成果清单,在“找准问题—提出建议—监督落实—成效评议”的刚性闭环过程中推动解决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难点问题。
打造“自选动作”
丰富代表活动
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策划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代表小组活动,坚持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彩。开展集中学习。组织代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以及嘉鱼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牢记殷殷嘱托,强化支点意识,提升履职能力。组织专题调研。聚焦产业倍增,围绕“一院三中心”(即蔬菜产业研究院、长江流域越冬甘蓝研发中心、绿色防控中心、农机服务中心)和蔬菜长廊、蔬菜主题公园、绿色食品加工园以及蔬菜供应链建设等开展调研,形成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促进成果转化。坚持入户走访。结合“四进”活动(即进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倾听意见建议;进工地,围绕项目建设,深入排忧解难;进乡村社区,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基层群众;进代表家站,坐班接待选民,反映群众诉求),走访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项目工地等,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惠企政策落实情况,收集蔬菜种植户对蔬菜种植结构、种植品种的需求意愿,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形成一批高质量议案建议。助力科技惠农。组织蔬菜专业人大代表进代表家站,举办蔬菜产业大讲堂,向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宣讲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新型农业机械等。由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先行试点,从中筛选符合嘉鱼气候、土壤、种植习惯且市场适销对路的苗头组合,进行示范推广。拓宽经营渠道。助力发展订单蔬菜,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当地“蔬菜经纪人”,有效规避农民种植风险,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协助策划外出招商,坚持“招进来、推出去”,侧重招引蔬菜加工企业,加强对外宣传推广嘉鱼绿色有机蔬菜,提升嘉鱼“中国甘蓝之乡”知名度。
突出“专业优势”
发挥主体作用
嘉鱼县人大常委会按照“一名代表一面旗帜”的工作要求和“锚定一大产业、聚焦一个主题、形成一批建议、破解一类难题”的工作思路,以实际行动在壮大富民产业、助力产业倍增、加快支点建设中建功立业。一是变“把脉问诊”为“对症开方”。专业代表小组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嘉鱼蔬菜产业存在科技支撑弱、规模虽大但效益不稳、名气虽大但品牌不响、产量虽大但链条不长等发展难题。为此,代表小组结合科技下乡、代表讲堂等活动,组织专家型人大代表和农技骨干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从科技种植、绿色防控、科学管理、机械采收等方面,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同时,代表们还提出要走“科技兴农”“智慧农业”和“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好嘉鱼蔬菜主题公园、蔬菜供应链平台和“一院三中心”,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造更多优质蔬菜“种子芯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嘉鱼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变“民生清单”为“幸福账单”。将“提升蔬菜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户增收”列入代表活动清单,组织代表开展“守护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美食”行动,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抽样与检测程序,利用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对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代表小组还加强与嘉鱼县蔬菜营销协会联系,帮助农民解决蔬菜销路问题,稳定的蔬菜销路带动周边1.7万名农民人均增收1.6万元。三是变“纸面建议”为“地面实效”。将代表小组活动与意见建议办理相结合,落实“政府领办、部门承办、人大督办、代表参与办”的“四办”机制,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关于支持嘉鱼县做强蔬菜富民产业”等建议的办理工作。在人大代表的努力下,通过“公司+联农带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汇聚了4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4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同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致力于蔬菜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订单农业的发展、冷链物流的建设以及蔬菜的销售等多元化业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使人大代表的“金点子”真正变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作者:王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