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泰州人大:“四全”机制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的“代表履职报告现场”,市、区人大代表,姜堰区人大罗塘街道工委副主任金慧霞手捧《履职清单》向选民报告:“今年我提交的加强小区公共收益规范化管理、重视肢残老年群体平等入园、城区商住小区亮化灯带整治等3件代表建议均得到较好的落实,收集的15条选民建议中,3条被列入街道民生实事项目,3条转交职能部门办理,针对群众对教育服务的需求,组织开展教育服务社区行系列活动4场次。”台下,200余名选民代表手持测评表,认真评价代表的每一项承诺落实情况。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以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为契机,提请市委转发《关于加强市县乡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指导意见》,创新构建“全覆盖、全要素、全场景、全周期”的“四全”机制,通过规范流程、试点先行、现场观摩、会议交流等方式,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全覆盖:

履职报告不留“空白地带”

“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到基层一线代表,从市人大代表到乡镇人大代表,全部纳入报告范围。”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曹戎健介绍,目前,全市已有165名市人大代表、1031名市(区)人大代表、2797名乡镇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回选区、访选民、交答卷成为各级人大代表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履职报告的“触角”更延伸至基层一线。海陵区建立“三级代表名录库”,实时标注代表报告进度,对未按时报告履职情况的代表“预警”提示。兴化市打造“15分钟报告履职服务圈”,在村(社区)“代表联络站”设置固定履职报告点,让选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泰兴市推行“二次报告”制度,拟留任代表需向选民“预汇报”,接受履职“大考”。高港区则将报告现场搬进“产业项目工地”“田间地头”——在永安洲镇某造船企业车间,港口产业园议政代表陶艳以“企业用工难题解决进展”为主题报告履职情况,工人们围坐在钢板旁提问:“技能比赛什么时候能覆盖一线焊工?”陶艳当场联系区总工会,承诺2025年将组织焊工技能比武活动。



全要素:

履职成效“立体晒、当面评”

“报告内容不能‘报喜不报忧’,必须用数据和案例说话。”泰州市人大创新搭建“三个结合+个性化要素”模式:“三个结合”包括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人大决议决定相结合,与落实常委会重点工作和个人履职计划相结合。“个性化要素”则鼓励代表结合专业领域补充特色内容。

在姜堰区,差异化履职报告更有“针对性”:职务代表重点汇报“中心工作落实情况”,市人大代表、区工信局局长何剑晒出“智改数转网联”成绩单;专业代表则聚焦“监督建议实效”,律师代表章俊展示“参与立法协商、化解矛盾纠纷”案例;一线代表则用“民生故事”说话,社区工作者代表陈建华讲述“调解邻里纠纷、创建和谐社区”的具体过程。“以前的报告‘念稿子’,现在得‘掏心窝子’。”姜堰区人大代表、溱潼镇向日葵爱心公益站负责人邱萍坦言。

选民评议更从“走过场”变为“动真格”。靖江市建立“选民当面评、小组现场核、人大定期查”闭环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代表履职报告现场共收到选民提问437个,当场答复率85%,限期办结率100%。“问得犀利,答得实在,这样的履职报告才有意义。”靖江市马桥镇选民周桂芳说。



全场景:

创新载体激活履职“新动能”

“代表履职报告不局限于会议室,更在‘云端’‘田间’‘车间’。”泰州市人大以“五微”载体(微调研、微视察、微监督、微服务、微改进)为抓手,推动履职报告场景从“固定阵地”向“流动会场”延伸。

在兴化市千垛镇,“水乡议事厅”里,代表与选民围坐船头,边看河塘清淤进展边报告。海陵区“大篷车”流动工作站开进社区,挂起“代表履职报告”横幅,支起桌椅现场“摆摊”,让履职报告更有“烟火气”。泰兴市将履职报告与“回选区访选民·你点我督惠民生”活动深度融合,代表报告后当场认领“民生微项目”。姜堰区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代表向选民报告”专栏,定期推送代表履职故事,让履职动态“屏对屏”传递。

数字赋能让履职报告“全天候在线”。泰州市“数字人大”平台整合代表履职档案、建议办理进度、选民评价结果,形成“一人一档”电子台账。“你点我督”系统则将履职报告时收集的民生诉求自动派单,实时跟踪办理进度。“今年4月,我通过平台提交‘增设交叉路口警示标识,减少车祸发生’的建议,从提出建议到问题解决,全程在平台留痕。”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监司工委副主任朱承敏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时展示记录:从选民提问到交警部门优化信号灯配时,仅用23天,群众十分满意。在兴化市戴南镇,“云接待”平台24小时开放,流动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向选民报告履职工作。在靖江市,“云上人大”平台成为代表履职的“数字身份证”。选民只需扫码,即可查看代表全年参与调研、接待选民、提交建议等28项履职记录。“以前不知道代表干了啥,现在点开手机一目了然。”靖城街道选民王建国说。



全周期:

闭环管理锻造履职“长效链”

“代表报告履职情况不是‘交卷’,而是‘再出发’。”泰州市人大构建“计划—部署—实施—记录—反馈”全周期链条,推动履职报告从“单次活动”向“长期工程”升级。靖江市实施“双清单”机制,代表根据选民提出的意见,建立“履职短板清单”和“民生诉求清单”,逐项整改销号;兴化市推行“交办—整改—反馈—回访”四步法,今年上半年,通过这一机制解决农田灌溉、道路交通等民生问题127个。

整改成效由选民“二次打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要求代表在报告后3个月内提交《整改落实报告》,并通过“公示栏+微信群”公开整改结果;海陵区组织“选民回访团”,对整改事项“回头看”——在海光社区,选民代表王阿姨拿着《整改对比表》说:“4月份时提的‘健身器材损坏’问题,现在不仅修好了,还新增了3套设施,我们打满分!”

从“全覆盖”消除履职盲区,到“全要素”立体呈现成效;从“全场景”激活履职活力,到“全周期”强化监督闭环,泰州人大代表履职报告工作的创新实践,让“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更有分量,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写下了生动的“泰州注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